广东臭“特产”+1,不要用手碰!还要小心被攻击!
广东臭“特产”+1,不要用手碰!还要小心被攻击!
近期,广东人的衣服上
突然多了一些
奇怪的绿色小颗粒
排得整整齐齐
↓↓↓
每年的4月到5月
这些绿色小颗粒都会出现
不只在衣服、裤子上
连被子、毯子、阳台防盗网也不放过
这到底是什么
预示着什么
对人体有害吗
这是什么?
臭屁虫的虫卵。
整整齐齐的“小绿豆”俗称臭屁虫,学名是荔枝蝽。是半翅目蝽科的昆虫,华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常见昆虫之一。体近似盾形,黄褐色,腹面有白色蜡质粉状物。雌虫体长约24—28毫米,宽15—17毫米,雄虫较小。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贵州、台湾等地。
它们一生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1年生1代,冬天成虫越冬,躲在石下、叶背、树洞里;第二年春天,它们就三三两两地出来取食和交配了。“虫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大致如下:
- 一般3月中旬开始交尾
- 大概4月上旬开始产卵,产卵盛期在4月中下旬
- 5月上旬为低龄若虫盛期,可延长至7月份
- 到7月份新成虫出现,老成虫逐渐死亡
- 东躲西藏越冬,又开始新一轮
之所以被称为臭屁虫,是因为它们具有臭腺,开口于胸部腹面中后胸交接处,遇到敌害时它们就会喷出有腐蚀性又难闻的液体,真的是恶臭无比。
对人体有害吗?
“不发射”,问题不大!
卵块是无害的,只需要将卵块摘下清除掉就可以。如果不做处理,卵块一般需要七至十天左右孵化。
荔枝蝽最有力的防身武器就是分泌喷射出恶臭的毒液或毒气,毒液成分很复杂,目前已知的是含有多种酶类,如蛋白溶解因子、神经毒因子等。要注意避免喷到眼睛,可能会烧坏我们的角膜;溅射到皮肤上可引起刺痛、红肿、瘙痒等刺激性症状。一般不主动碰它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上次看到这些虫卵,还是小时候在树叶上看到的。虫卵多产于叶背,树干以及树体以外,特别是潮湿,又有果树的环境里。
为什么现在多出现在衣物上?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陆永跃表示,这类昆虫一般不会入室,而在衣物上产卵,只是母虫“失误”或飞不动了所致,衣物上的虫卵不会顺利变为成虫。
家里出现了怎么办?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
很多网友面对它们,都会弹掉,或者直接用手拨开,一般情况下不建议直接用手触摸、去拍打,可以用刷子、牙签或戴上手套,把黏在衣服的虫卵刷掉,用袋子或瓶子给它装进去,之后再将衣服重新清洗干净。
如果已经孵化出来,被它的汁液喷到后,出现红肿,可以用碱性肥皂清洗或者涂抹一天多次涂抹,一般三到五天即可痊愈。如果出现搔痒,甚至出现硬块,或者弄到眼睛上要立即去医院就诊。就医前最好拍一下是哪个蝽,以便后期鉴定蝽的种类、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它的出现预示着什么?
有可能荔枝要减产!
荔枝蝽,名字不是白给的。因为它们取食的果树主要为荔枝,所以得名。当然龙眼、柑橘、柠檬、金桔、番木瓜、香蕉、橄榄、甘蔗等等也不放过。
它们从小到大刺吸果树的嫩芽、花穗、幼果的汁液,并能分泌腐蚀性臭液,使花、果嫩叶变色枯萎,引起落花落果。对于果农来说,荔枝蝽是一种非常讨厌的昆虫。一旦染上这个害虫,果树常年减产20%-30%,严重的年份则达80%-90%。
一出现必定14颗?
专家:是的!
有趣的是,雌性荔枝蝽似乎具有强迫症,总是遵循着某种奇怪的逻辑,卵通常是14枚排列成块,虽有个例,但通常如此。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刘长明介绍,“14粒是它的最大限度,最多只能容纳这个数量,所以荔枝蝽每次产卵的数量不可能多于14粒”。所以,常见的卵块确实多为14粒。
初产的卵像小型乒乓球,颜色浅绿或浅黄,相信最近很多广东人都见识到了。
如果发现少了一颗,也许是它不知道被磨蹭掉到哪里了,又或者破壳而出了,但后者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
近期收衣服时
多检查一下,
一旦发现,立刻清理。
高铁是如何安全转弯的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
公交车转弯时往往会减速,
但我国高铁即使是在曲线路段,
列车也能安全地平稳转弯,
并且保证乘客舒适,
这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