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读书》力荐,这本书越读越有滋味!
央视《读书》力荐,这本书越读越有滋味!
面对将至的假期,不知道读什么书充实自己?小北给你推荐一本特别适合细细品味、读后渐入佳境的好书。
这本书在2025年1月1日晚的央视节目《阅读越美——总台新年读书夜》中脱颖而出,荣登“2024央视《读书》精选年度好书”榜单。
这本书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陈胜前教授的《考古学是什么》,这本书完全基于陈老师自己的经历和理解,讲述了真实而又神秘的考古点滴……
它不仅能帮你了解考古学的魅力,还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带你穿越时光,触摸人类文明的足迹。在这个假期,不妨用这本书开启一场与历史、文化对话的心灵之旅,让阅读照亮新年的智慧篇章。
“
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述考古学学科的起源、发展、实践和应用,简明扼要地向公众普及了考古学这门熟悉又陌生的学科。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胜前。全书文笔流畅、学识广博,具有可读性和国际视野。
”
无关“摸金鉴宝”:太“猎奇”的考古往往有问题
近年来,“考古”成为热词,吸引了越来越多公众的关注。然而,陈老师指出,许多人将考古学等同于“寻宝”或“探险”。然而,现代考古学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发掘工作,这一过程不仅需要科学方法,还离不开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深刻理解。
考古这份工作充满挑战:不仅需要解决发掘和研究中的技术难题,还需要不断在理论与实践间寻找平衡,并应对公众对考古的热情参与所带来的新问题。
皮尔丹人骗局是1912年英国人为制造的“古人类化石”,由现代人头骨和猩猩下颌骨拼接而成,伪装成人类的“进化缺环”。该骗局满足了当时英国考古界渴望“证明”本土存在古人类的心理。
伪考古学的一个标志就是有极好的“运气”,然后得到极为反常的发现。事出反常必有妖,造假宛如吸毒一样,好“运气”会一再出现,直至被戳穿,身败名裂。
比如说寻找雪山的大脚怪,如此巨大的生物生活在雪原之上,如何获取食物?如何繁衍?如何维系足够规模的种群?这显然是违背生物学的基本原理的。陈老师提到自己曾经参与接待过一位来自美国的研究大脚怪的考古学家,就很清楚这样的努力其实是在浪费时间。
真正的考古发现从来都不容易,路易斯·利基夫妇在肯尼亚前后工作了30年,直到1959年才找到第一件人类化石。
考古学的核心不是迎合和猎奇,而是“格物致知”,通过对物质遗存的研究获取知识,并反哺社会文化需求。这门学科的触角已延伸至当代社会,从工业考古到垃圾考古,甚至为普通人提供更多直接参与考古的机会。
考古学正在成为一种桥梁,连接过去与未来、专业与公众、科学与文化。这也正是这门学科历久弥新、魅力独特的原因所在。
沉浸式体验考古:还原最真实的考古生活
陈胜前老师在书中用生动的笔触,将考古的真实生活与细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带领我们沉浸式地走进考古现场,感受其挑战与乐趣。
他回忆起大学时的第一次野外调查,在春寒料峭的吉林德惠,走在翻耕后的土地上,脚下仿佛灌了铅般沉重。某天发现半截石磨盘和瓦当,他不舍得放下,用双肩包背回营地,直到背带被拉断。他描述东北春日田野的冷风与松花江边偶然发现的遗址的清晰剖面,让我们感受到考古对体力与耐心的考验。
在内蒙古白音长汗遗址的发掘中,他与同学们揭开地表的薄土层,露出8000年前的半地穴式房屋遗址。透过保存完好的陶罐、石器、骨器,他与同学们仿佛回到了史前村落的日常生活中。在一次挖掘一座面积超大的房址时,由于勘探时误判,将土堆放错位置,结果调来十多名民工帮忙搬土,场景既繁忙又有趣……
白音长汗遗址全貌
陈老师还展示了田野生活的另一面,在美国蒙大拿的发掘中,他住在帐篷里,晚上忍受寒冷,早晨踩着露水去野外,感受北美原野的荒凉与壮丽。他与志愿者一起筛洗堆积物,水凉刺骨,手套难以抵御寒意,但每次发现微小的遗存都让人倍感满足。发掘间隙,他观察到美国考古工作中独特的社交文化,比如与镇上商会成员的幽默互动,让枯燥的工作充满趣味。
2000年蒙大拿州发掘
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陈老师不仅让我们了解到考古工作的艰苦和心酸,也让我们感受到考古作为一项事业的热情与意义。翻看这本书,仿佛亲历了一次次田野发掘。
考古是诗和远方:更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陈胜前老师将考古视为一种意义的创造与体验,他借用萨特的哲学观点,强调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主动赋予价值,考古工作才能拥有真正的意义。
在陈老师的笔下,考古是一份充满诗意又接地气的工作。田野生活的自由与未知,使它既富有浪漫的吸引力,又蕴含挑战与真实。
他描绘了考古人在穷乡僻壤中与历史对话的场景:在闭塞与不便中,他们欣赏到城市中无法见到的满天繁星,触摸到蕴含远古记忆的遗存,闻到泥土和乡村的气息。
田野考古是衡量是否适合从事考古的“试金石”。
他描绘了从野外回到书斋的那种强烈反差:明亮的灯光、宽大的书桌,让人感受到久违的舒适和平静。野外的诗意与书斋的沉静相得益彰,促使考古学家在大历史的维度中审视当下。通过考古,人们可以感知人类从狩猎采集到农业再到工商业社会的漫长进程,从历史的波澜壮阔中获得一种超越现实的视野与心境。
他深刻地指出,诗和远方或许在现实社会中无足轻重,然而,人最终寻找的还是它们。当个人将自己的意义融入这门学科的使命之中时,他便完成了从职业到信仰的升华,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考古学家。
考古学是什么
陈胜前 著
推荐阅读👇
-End-
观点资料来源:《考古学是什么》
一本书满足你对考古的全部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