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2 石窟简史|东传:从古印度到中国新疆,龟兹为何佛教如此盛行?

创作时间:
2025-01-21 16:57: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2 石窟简史|东传:从古印度到中国新疆,龟兹为何佛教如此盛行?

佛教如何从古印度传入中国?中国最早的石窟寺在哪里?克孜尔石窟又是如何诞生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带我们走进一段波澜壮阔的佛教东传历史,见证佛教在中国的生根发芽。

佛教东传:从古印度到中国新疆

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史书上缺乏明确记载。经过佛教研究学者多年的探研,通常认为是在两汉之际通过丝绸之路,由大月氏等西域小国输入中国。佛教传入中国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初期,中国人普遍将佛徒视为神仙,作为西来的神仙供奉,而不是作为宗教神祗来供奉。

在东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帝纪》中记载了濯龙宫祠黄、老,同时设华盖以祠浮屠、老子。这说明西方已经通过丝绸之路,把关于佛教的一些知识或图像传到了中国,但当时人将其视为外来的神仙,与本土神仙一同供奉,并未将其作为宗教对待。

关于在中国出现佛经的最早记载,是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提到“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图(屠)经》”。这表明佛经开始在中国传播,但当时仍被视为汉代流传的黄、老神仙术之一。

更明确的佛经传入记载是在东汉明帝时期(公元58年-75年)。传说明帝梦见金人,遂派遣使者去大月氏求法,这个故事记录在《四十二章经》的经序里。但根据印度佛教发展历史,当时传入中国的应主要是佛经,佛像的出现则更晚一些。

中国早期考古出土的佛像

中国早期考古文物中出现佛像,主要集中在东汉末年的四川地区墓葬随葬品中。例如,摇钱树的陶座和树干上都出现了佛像,但这些佛像仍作为西方神仙像来应用,而非宗教礼拜像。

中国早期石窟寺的诞生:克孜尔石窟

目前保存的中国古代石窟寺中,最早的遗存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的克孜尔石窟。龟兹国因地处丝绸之路要冲,经济、政治都比较发达,且较早信仰佛教,与汉王朝关系密切,因此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节点。


克孜尔石窟位于拜城东南约60公里的木扎提河岸的明屋塔格山南麓。经过勘察整理,该地区现存编号窟236个,其中较为完整的约占1/3。14世纪时,察合台汗国强行推行伊斯兰教,对克孜尔石窟造成了极大破坏,佛像几乎被完全毁坏,但部分壁画得以保留。

克孜尔石窟的开凿年代与特点

克孜尔石窟的开凿年代,根据北京大学考古系所做的碳-14分析,最早可追溯至公元310年-330年,与巴米扬石窟的开凿时间相近。

克孜尔石窟的窟型主要分为三种:僧房窟(支提窟)、塔庙窟和大像窟。其中,塔庙窟在印度石窟的基础上进行了中国化改造,将塔柱置于窟中央,形成独特的绕行礼拜方式。大像窟则在窟后壁设置高达8-10米的立佛像,但遗憾的是,这些佛像在历史动荡中已被毁坏。

克孜尔石窟的壁画艺术也极具特色,尤其是菱形画面的本生故事画,展现了佛前世的各种故事。窟顶多绘有天相图,包括日神、月神等。由于当地石材不适合雕刻,克孜尔石窟的佛像多采用彩塑形式,壁画则成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克孜尔石窟第17窟 主室劵顶 菱格本生故事画


克孜尔石窟第189窟由僧房窟改建而成,原僧房窟的门道和壁炉痕迹尚存。摄影师/蔡小川

克孜尔石窟的出现,标志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是中国最早的石窟寺,更是佛教中国化的开端。通过克孜尔石窟,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如何在异域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如何与当地文化融合,最终形成独特的中国佛教艺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