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开创多种安老模式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香港开创多种安老模式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香港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特区政府推出多项创新安老服务计划,包括社区照顾、院舍照顾以及“广东计划”和“福建计划”等,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服务选择。
由香港艺人刘德华和叶德娴主演的电影《桃姐》,曾经在内地引起很大的关注。电影中,叶德娴扮演的“桃姐”是一位操劳一生,最后在养老院安度晚年的老人。“桃姐”的形象真实体现了部分香港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日前,香港特区政府署理劳工及福利局局长萧伟强发表网志《松柏常青》,指出香港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数据显示,2015年香港65岁或以上的老年人约为112万,占全港人口15%。预计到2041年,这一数字将增至249万,占全港人口30%。
为应对老龄化挑战,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多项创新安老服务计划,旨在实现“老有所属、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目标。
“安老服务”计划深得老人心
2月15日,大约1000名老人相聚在位于香港九龙湾的国际展贸中心,相互送上“迟到的新春祝福”。由香港保良局举办的这次活动,旨在向长者“拜晚年”,另一方面以此进一步推介其“关怀长者心”地区安老服务计划。(新华社 记者 吕小炜 摄)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社会福利署官网资料显示,特区政府推行的“安老服务”计划主要包括社区照顾及支援服务和院舍照顾服务两大类。
社区照顾及支援服务旨在协助老年人尽量留在社区中安享晚年,包括长者中心服务、社区照顾服务及其他社区支援服务。院舍照顾服务则为无法在家居住的老年人提供住宿照顾,分为长者宿舍、安老院、护理安老院及护养院四种类型。
香港特区政府以“居家安老为本,院舍照顾为后援”为政策目标,过去四年用于老年人的经常性开支已由421亿港元增至658亿港元,增幅达56%。未来还将推出更多改善措施,包括推行“长者院舍住宿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等。
“福建计划”让养老多一个选择
2017年施政报告提出,在“广东计划”基础上新增“福建计划”,向选择移居福建的高龄人士发放津贴。据统计,香港每七个人里就有一个是福建籍,该计划的推出既缓解了香港公共资源压力,也体现了对回内地养老老年人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