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热爱才是自律的真正驱动力
研究发现:热爱才是自律的真正驱动力
“付费自律”现象的兴起,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自我提升的渴望。然而,这种外在的强制手段真的能带来持久的改变吗?斯坦福大学心理学讲师凯利·麦格尼格尔的研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真正的自律驱动力并非外在的意志力,而是内心的热爱。
为什么“意志力”不是关键?
麦格尼格尔在《自控力》一书中指出,人们常常将自律等同于意志力,认为只有通过强大的自我控制才能达成目标。然而,这种观点往往导致失败。她解释道:“大部分失败的自律,源于‘我要做’的动力不足,‘我不要’的困难太大,以及‘我想要’的长远目标不明朗。”
研究表明,过度依赖意志力不仅效果有限,还可能带来反作用。当人们将目标视为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时,往往会感到压力和抵触,从而降低成功的可能性。正如一位研究者所说:“当我们将某事标记为‘应该做’时,大脑会本能地产生反抗。”
热爱:自律的真正驱动力
那么,什么才是推动人们持续自律的关键因素呢?麦格尼格尔的答案是:热爱。当人们出于热爱而非义务去追求目标时,更容易持久地保持自律行为。
这种“热爱”并非简单的兴趣,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内在动机。它源自人们对某事的真正认同和热情,能够让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依然保持前进的动力。正如那些痴迷于绘画的艺术家,即便夜深人静,仍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沉浸于创作的世界。
如何培养对目标的热爱?
既然热爱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对目标的热爱呢?麦格尼格尔在她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方法:
1. 设定有趣的个人目标
将目标设定得有趣且富有挑战性,能够激发人们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例如,与其设定“每天跑步30分钟”的目标,不如设定“参加下个月的迷你马拉松”。后者不仅更具挑战性,还能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2. 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追求目标,能够相互激励和支持。正如麦格尼格尔所说:“当我们看到别人也在努力时,我们会更有动力继续前进。”这正是为什么很多人在付费自习室或健身小组中更容易坚持的原因。
3. 借助精神力量
将目标与更深层次的价值观或信念联系起来,能够增强内心的驱动力。例如,将减肥目标与“健康生活”或“为家人树立榜样”的信念相结合,能够让人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结语:让热爱成为自律的“引擎”
正如麦格尼格尔所说:“热爱,恰是‘驱动’自律的‘引擎’。”当人们真正热爱所做的事情时,自律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这种内在的驱动力能够让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依然保持前进的动力。
因此,与其寻求外在的强制手段,不如花时间去培养对目标的热爱。正如一位研究者所说:“当你真正热爱某事时,自律就不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