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创16个月新低,央行出手稳定市场预期
人民币汇率创16个月新低,央行出手稳定市场预期
近期,人民币汇率再度承压。1月8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创16个月新低,日内连续逼近交易区间下限。2024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2.8%,连续第三年下跌。这一轮贬值背后,美元指数走强是主要推手。
美元走强下的人民币承压
2024年以来,美元指数持续攀升,12月19日更是上涨0.36%,收于108.409的高位。在美元强势背景下,非美货币普遍承压,人民币也不例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但总体展现出较强韧性。这一韧性体现在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表现上。截至2024年底,人民币对一篮子贸易伙伴货币升至2022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
央行出手稳定汇率
面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中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市场预期。2025年1月13日,央行宣布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以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同日,央行在香港招标发行600亿元人民币央票,发行规模创单次最高,有效抽紧了离岸人民币流动性。
此外,央行还通过调控中间价、指导国有银行抛售美元等方式,释放稳汇率信号。2024年,彭博统计的中间价与实际中间价最大偏离值达1597点,显示监管维稳汇率的决心。
2025年汇率走势预测
对于2025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市场普遍预期将在7.0-7.5区间双向波动。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这一区间将成为新常态。他预计,国内货币政策将有所松动,全年可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政策利率预计减少0.4至0.5个百分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则表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取决于两国名义GDP增速相对强弱。如果中国宏观政策能够带来名义GDP增速企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就可能在7.3-7.5区间内企稳。
汇率波动下的经济影响
人民币汇率波动不仅影响金融市场,也对实体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从积极方面看,人民币适度贬值有利于提升出口商品竞争力,缓解外需疲软带来的压力。但同时,贬值也会带来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加企业进口成本。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汇率波动会影响跨境消费和投资成本。例如,赴美留学、旅游的成本将因人民币贬值而上升。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可能促进国内消费和旅游业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尽管面临短期波动,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仍在稳步推进。目前,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比已达到30%,降低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汇兑风险敞口。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储备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有助于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结语
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充满不确定性,但中国央行有足够的政策工具和经验来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对于投资者和企业而言,重要的是保持理性预期,做好风险管理。同时,也要看到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长期机遇,这将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