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志愿军助力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31: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志愿军助力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然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并未立即撤离朝鲜,而是选择留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这一留,就是五年多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01

从战场到工地:志愿军的重建使命

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朝鲜半岛满目疮痍。城市变成废墟,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农田荒芜,经济陷入瘫痪。面对这样的景象,志愿军没有选择立即回国,而是积极响应朝鲜政府的请求,投入到紧张的重建工作中。

1954年3月29日,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联合发出《关于帮助朝鲜人民恢复和重建工作的指示》,要求各部队必须积极帮助朝鲜人民进行恢复和重建工作。根据朝鲜各级政府的安排,志愿军开始有计划地协助朝鲜人民重建平壤、咸兴、新义州等重要城市,修复损毁严重的铁路公路桥梁、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和大型水库等。

02

基础设施重建:志愿军的“铁军”风采

志愿军铁道兵部队主要承担修复铁路运输系统的任务,而修复公路桥梁和重要城市的任务则由工兵部队完成。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志愿军战士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据统计,志愿军在朝鲜8年间(主要是战后的5年多时间里)共帮助朝鲜人民修建公共场所881座、民房45412间,恢复和新建大小桥梁4263座,修建堤坝4096条,修建大小水渠2295条,运输粮食物资6.3万多吨。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志愿军战士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03

国际主义精神:中朝友谊的见证

志愿军广大指战员处处关心朝鲜人民的利益,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们不仅帮助朝鲜人民修建基础设施,还积极清除废墟、修建房屋、填平弹坑、清除定时炸弹以及地雷等残留爆炸物,帮助朝鲜人民尽快恢复生产。

志愿军各部队利用紧张的军事训练间隙,集中一部分兵力,组成施工队伍,积极参加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和农事劳动。志愿军每年均把帮助朝鲜人民进行恢复与重建工作列入年度计划,作为志愿军各部队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据此,志愿军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帮助朝鲜人民修复被毁的水利工程,并且兴修了一批新的水利工程。

这些行动,受到朝鲜人民的热情称赞,进一步加深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

04

撤军与告别:一段历史的见证

1958年2月5日,朝鲜政府就撤出一切外国军队与和平统一朝鲜问题发表声明,建议美军和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内的一切外国军队应当同时撤出南北朝鲜。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完全赞同并且全力支持朝鲜政府这一重大和平倡议。2月中旬,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同朝鲜政府代表团就中国人民志愿军撤出朝鲜问题达成一致意见。19日,中朝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在1958年年底以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鲜。20日,志愿军总部发表声明,热烈拥护中朝两国政府声明。志愿军撤军的正义行动,再一次表明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的真诚愿望,表明了中国政府积极促进朝鲜问题和平解决的一贯立场。

为了圆满完成撤军任务,志愿军党委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对撤军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发出了“不骄不懈,善始善终;军队撤出,友谊长存”的号召,要求部队“交好、走好、到好”。交好,就是除了武器装备和个人随身携带的物品以外,其余东西一律移交给朝鲜人民军;走好,就是要圆满安全地撤出;到好,就是回到祖国后不居功,不骄傲,服从祖国需要。

3月12日,对部队的撤出顺序,中央军委确立了“先前沿,再西海岸,后中间”的方针。先撤出第一线部队能迅速扩大志愿军的撤军影响,同时可以观察敌人的动态,最后撤出中间的部队以便应付意外情况。

从3月15日开始,至10月26日,志愿军分三批全部撤出朝鲜,返回祖国。第20兵团领导机关率先于3月12日撤出朝鲜。随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批归国的6个师8万人,在3月16日至4月25日期间,撤出朝鲜,回到祖国;第二批6个师及其他特种兵部队共10万人,在7月11日至8月14日期间,陆续撤离朝鲜回国;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归国部队,包括志愿军总部。

志愿军的无私援助和辛勤劳动,为朝鲜的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展现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进一步加深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这段历史,将永远铭记在两国人民的心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