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研究:每周多喝100克酒精死亡风险增,适量饮酒有益是误区
北大研究:每周多喝100克酒精死亡风险增,适量饮酒有益是误区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这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近年来正被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所颠覆。最新研究表明,即便是少量的酒精摄入,也可能对肝脏造成不可忽视的伤害。那么,适量饮酒到底会不会护肝?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误区。
什么是“适量饮酒”?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适量饮酒”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成年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应不超过20克,女性则应控制在10克以内。而在美国,根据《美国人饮食指南(2020-2025年)》,适量饮酒的标准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酒(约含14克酒精),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
适量饮酒真的护肝吗?
尽管有观点认为少量饮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食欲,但科学研究却揭示了另一个事实:即便是在“适量”的范围内,酒精仍然可能对肝脏造成伤害。
酒精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名为乙醛的物质,这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乙醛能够破坏DNA结构,导致细胞异常增殖,从而增加患癌风险。此外,酒精还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长期以往可能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2023年11月,北京大学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子刊发表的一项涉及51万中国人的大型研究显示,酒精摄入量与死亡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即使是少量饮酒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肝病的死亡风险。具体来说,男性每周多摄入100克酒精,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就会增加15%,因肝病死亡的风险增加31%,全因死亡风险增加7%。
为什么会有“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
这一说法的流传,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些观察性研究发现,适量饮酒者似乎比完全不饮酒者在某些健康指标上表现更好。然而,这种关联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事实上,这些研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选择偏倚:选择饮酒的人可能本身就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运动、均衡饮食等,这些因素可能才是健康状况良好的真正原因。
反向因果关系:一些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到,那些因健康状况不佳而戒酒的人,可能在统计上被错误地归类为“不饮酒者”,从而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
资金影响:部分研究可能受到酒类行业资助,存在利益冲突。
权威机构怎么说?
面对这些科学证据,各国卫生机构正在重新审视饮酒指南。美国正在更新其饮食指南,其中酒精与健康的关系成为最大争议点。加拿大则走得更远,其物质使用和成瘾中心(CCSA)已经明确表示“滴酒不沾是最健康的”,并建议每周饮酒量不超过7杯。
结语:理性看待饮酒
酒精不是健康饮品,而是一种需要谨慎对待的物质。对于个人而言,最安全的饮酒量是零。如果你选择饮酒,务必严格控制在建议的限量内,并时刻警惕酒精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同时,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等,才是真正的“护肝良方”。
记住,肝脏是沉默的器官,它不会轻易向你发出求救信号。不要等到健康亮起红灯才后悔莫及。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出更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