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碧云教你破解梦境,提升睡眠质量
徐碧云教你破解梦境,提升睡眠质量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良好的睡眠似乎成了奢侈品。据统计,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超过38%,这意味着每10个人中就有近4人饱受失眠困扰。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睡眠障碍科主任徐碧云指出,虽然做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频繁或多梦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改善饮食结构和优化睡眠环境等方式,我们可以有效提升睡眠质量。徐碧云医生还特别强调了减压的重要性,建议大家可以通过冥想、轻度运动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从而获得更好的睡眠。
梦境与睡眠:一个硬币的两面
梦境是睡眠过程中大脑活动的产物,通常发生在快速眼动(REM)睡眠阶段。梦见自己帮家里搞维修,通常蕴含着多方面的象征意义:
家庭和谐与稳固:房屋常被视为家庭的象征。梦中维修房子可能反映了你对家庭关系的关注和希望修复、改善现状的愿望。
自我成长与心理调适: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梦境还可能代表你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努力调整心态或解决内心冲突的过程。
经济状况的隐喻:有时,这样的梦也暗示你正在考虑如何优化资源分配或提升生活质量。
健康与安全提醒:梦见维修还可能是身体在提示你需要关注健康问题,尤其是长期被忽视的部分。
中医智慧:从生活方式到食疗调理
徐碧云医生强调,中医在调理睡眠问题上有着独特的智慧。中医认为,失眠的病理总体属于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因此,调理失眠需要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佐以安神。面对失眠,首先要分辨虚实,不能盲目调理。
“昼精夜暝”:规律生活是基础
“昼精夜暝”是中医经典理论,意思是白天应该精神饱满、多运动,晚上才能更好地入睡。徐碧云医生建议,要重视白天的活动量,避免随意补觉,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辨证施治:虚实寒热不同调理
失眠的人群通常有几种常见类型。首先是情志失调。有统计显示,约五至六成的失眠人群与情绪因素相关;第二是久病体虚,很多人发现自己在手术后会睡不好,这正是因为伤了气阴。此外,饮食不节、劳逸不当,都是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
虚证:如果平时比较怕冷,体型瘦弱,大便比较稀烂,次数多,这种多是偏虚表寒。如果属于虚证,日常调护要注意,少吃寒凉食物,勿贪凉吹风。避免耗气伤气,中医认为,“多言耗气”,所以气虚者要注意静养,不宜多言。同时忌烟酒,不喝浓茶,避免过度兴奋。运动注意循序渐进,不可突然运动量过大,汗出过多导致气机耗伤。此外,气虚者多易受外邪侵袭,要注意保暖,不宜在寒凉、潮湿之地过多停留。平时还可利用艾叶、肉桂沐足。艾灸也有帮助,偏脾虚的人群,可以选择肚脐的神阙穴,偏肾虚的人则可选择涌泉穴。
实证:如果平时比较怕热,体型比较壮实,常常红光满面的,口干口苦,容易大便干甚至便秘,则多是偏实偏热。对于人们常说的“上火”的实证,则可以平时多拍打心经和胆经,按压内关穴以及刮痧。
食疗调理:因人而异
虚证助眠食疗方:
- 酸枣仁粥:炒酸枣仁25克,大米30克。用水3碗,煮枣仁至2碗后去渣,加入大米煮成粥,加盐调味。适合肝阴虚、肝血虚的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者。
- 龙眼肉粥:龙眼肉30克,粳米30克,同煮粥,睡前半小时温服食。适合血虚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状者。
实证助眠食疗方:
- 老鸭冬瓜汤:将鸭子洗净切块后,用冷水过水氽烫;砂锅中放热水,放入氽好的鸭子小火煮40分钟;放入冬瓜条、姜片、葱段、蒜头、料酒、糖、盐、胡椒粒再煮;煮到冬瓜软烂撇去浮油,加入香菜、葱末,调味后出锅。适合湿热之失眠者。
- 莲心茶或百合茶:莲心2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饮数次。适用于心火上炎,烦躁不眠。
实用小妙招:从生活细节入手
除了专业的中医调理,徐碧云医生还分享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改善睡眠方法:
温牛奶:睡前喝一杯(250ml)温热的牛奶,牛奶中的色氨酸有助于促进睡眠。
薰衣草精油:在卧室中放置一些薰衣草精油或使用含有薰衣草成分的香薰产品,薰衣草具有安神助眠的作用。
温水泡脚:在睡前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水温控制在40℃左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脚部疲劳。泡脚时加入一些具有安神作用的草药或精油(如薰衣草精油),效果更佳。
睡前冥想:在床上静坐5-10分钟,闭上眼睛,专注于呼吸,想象自己身处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这有助于放松身心,为睡眠做好准备。
结语:从“心”开始,改善睡眠
徐碧云医生强调,改善睡眠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心理状态等多方面入手。她建议,面对失眠问题,不要过度焦虑,因为焦虑本身也会加重失眠。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改善饮食结构和优化睡眠环境等方式,我们可以有效提升睡眠质量。徐碧云医生还特别强调了减压的重要性,建议大家可以通过冥想、轻度运动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从而获得更好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