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季打卡圣地:什刹海滑冰、香山踏雪、故宫雪景
北京冬季打卡圣地:什刹海滑冰、香山踏雪、故宫雪景
北京的冬天,银装素裹,美不胜收。在这个季节,有三个地方是游客和市民必去的打卡圣地:什刹海滑冰、香山踏雪和故宫雪景。它们不仅展现了北京冬季的自然之美,更凝结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
什刹海:冰上运动的百年传承
什刹海是北京最著名的天然冰场之一,也是老北京冬季生活的缩影。每年冬季,这里都会举办盛大的冰雪体育文化节,吸引成千上万的市民和游客参与。
今年,什刹海街道迎来了第十届冰雪体育文化节。开幕式上,冰蹴球、冰捶丸、冰木射、冰龙舟等传统冰上项目轮番登场,让人大开眼界。其中,冰蹴球是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这项源自清代的运动,规则类似冰壶,但用脚踢。参与者在冰面上瞄准得分区,踢“球”取分,既考验技巧,又充满乐趣。
什刹海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15年以来,街道已连续十年开展冰雪体育文化节,致力于将这些具有什刹海特色的传统冰雪项目传承下去。今年的活动共设置社区组和单位组两个组别,共计400名选手参加,包括冰龙舟、冰蹴球、冰木射、冰捶丸、冰陀螺、冰上骑射、投雪球、冰车障碍赛八项内容。这些活动上手容易、安全性高、趣味性强,充分调动了全民健身的积极性。
香山:雪中的诗画世界
元旦三天小长假,香山公园披上了银装,成为游客赏雪的绝佳去处。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第一天,游客们选择在早高峰前出发,避免拥堵的同时也能尽早享受清新的空气。沿途的风景如画,尤其是在雪后,松树和红墙映衬下,眼前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踏入香山公园的大门,漫天飞舞的雪花宛如进入了一个白色的梦境。
游客们漫步在勤政殿附近的小径上,看到古朴的建筑物在一片雪白中显得愈加庄重,古松翠柏被皑皑白雪装点,显得生机勃勃,令人无比陶醉。随后,向双清别墅前进,这里的一草一木在雪霁后呈现出宁静的美,庭院内的布置仿佛把人带回了那个年代。白雪覆盖的背景下,红墙与白雪交相辉映,拍摄下来简直像是一幅古典的水墨画。
第二天一大早,游客们便准备前往香炉峰。冰雪覆盖的登山道需要更多的体力和耐心,但沿途的雪景令人陶醉。一路上,树枝上的凝霜就像是盛开的梨花,微风拂过,一片银白让人感受到了冬天的纯净。当终于登上香炉峰的顶端,眼前的城市雪景尽收眼底,远处的城市轮廓与近前的白色山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不胜收。站在峰顶,不禁深吸一口气,感受到了一种征服自然的自豪感。
下午,游客们决定继续前往八大处公园,那里每个寺庙在雪中显得神秘而宁静。走在古老的寺庙之间,感受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一切都令人沉醉。在灵光寺,特别留意了无梁殿的构造,感受着古代建筑的精妙。
第三天,游客们前往模式口古街。这条古街充满历史气息,古朴的建筑在雪的装点下,愈加迷人。漫步其中,忍不住要试试老北京的传统小吃,驴打滚的外皮是黄豆面,内馅豆沙,口感软糯,既保留了传统又让人回味无穷。
午后,再度前往法海寺旅游。法海寺的壁画精美绝伦,雪后的安静氛围更能凸显其艺术之美。红墙绿瓦在白雪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动人,令游客久久驻足观赏。
故宫:雪中的皇家气派
雪后的故宫,红墙黄瓦与白雪相映成趣,美得令人窒息。这里不仅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更是一座承载着数百年历史的文化宝库。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弘历御园雪景图》,生动展现了乾隆时期宫廷煮雪烹茶的雅致生活。画中,宫女们正在收集新鲜的雪花,准备烹制香茗。乾隆皇帝曾说:“水为茶之母”,认为水以“味甘”“质轻”为佳。他评定京西玉泉山之水为“天下第一泉”,并崇尚使用露水、雪水烹茶。
除了煮雪烹茶,古代宫廷还有另一种独特的冬季活动——冰嬉。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冰嬉图》描绘了盛大的冰嬉表演:“抢等”相当于当代的速度滑冰,“抢球”酷似在冰上进行的橄榄球比赛,“转龙射球”则是将射箭与滑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古人高超的冰上技艺,也体现了古代冰上运动的军事训练功能。
如今,游客们可以在雪后漫步故宫,欣赏这幅现实版的“御园雪景图”。站在太和门前,仰望被白雪覆盖的金色琉璃瓦,感受皇家建筑的雄伟;走进御花园,看雪中的古柏苍松,体会岁月的静好。每一片雪花,都在诉说着这座宫殿的沧桑与辉煌。
北京的冬天,因为有了什刹海、香山和故宫,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无论是体验传统的冰上运动,还是欣赏雪中的自然美景,亦或是感受皇家园林的冬日韵味,都能让人领略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这个冬天,不妨走出家门,去这些打卡圣地寻找属于自己的冬日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