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台湾重播掀全民追剧热,在线人数创新高
《甄嬛传》台湾重播掀全民追剧热,在线人数创新高
2024年春节期间,一部12年前的电视剧在台湾再次掀起收视狂潮。这部剧就是《甄嬛传》。
据台湾八大电视台数据显示,从2月6日至18日这13天里,《甄嬛传》累计总观看量已达700多万人次。在最经典的“滴血认亲”片段播出时,在线人数一度飙到2.8万人;而当雍正帝弥留之际,2023年有32805人在线“等待皇上驾崩”,2024年播出 “皇上驾崩”的经典桥段时,在线人数更是达到6.1万人。五轮直播马拉松累计观看数达721.9万,聊天室留言合计227万多条。
更有趣的是,台湾观众不仅热衷于观看,还积极参与互动。他们为剧中人物创作了各种谐音梗,比如将安陵容称为“Jo ma 容”(与知名香水品牌谐音)。在“滴血验亲”情节中,观众们更是脑洞大开,刷屏“卢秀验”(暗指台糖瘦肉精事件)。
为什么一部2012年的电视剧能在台湾持续热播12年?答案或许就在两岸深厚的文化认同感中。
《甄嬛传》以精良的制作团队、出色的演员阵容和富有深意的剧情,成功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它所展现的清宫文化、诗词歌赋和礼仪传统,深深触动了台湾观众的情感共鸣。相同的语言文字让观众无需借助翻译就能领略台词中的古诗词之美,这种文化上的亲近感,使得《甄嬛传》在台湾的热播成为一种必然。
在优质古装剧稀缺的市场环境下,《甄嬛传》凭借其经典地位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不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台湾观众通过追剧建立了共同兴趣,在聊天室等平台实时互动,增强了观剧体验。
《甄嬛传》在台湾的热播也带动了一系列文化现象。剧中台词如“贱人就是矫情”风靡一时,甚至被用于日常生活及政治讽刺。因太后一角走红的刘雪华带火了“东阿阿胶”,使其成为热门保健品。剧集热播期间,书店涌现出结合《甄嬛传》与心理学的书籍,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
《甄嬛传》在台湾的热播,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的成功,更是两岸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生动例证。它再次证明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事实。希望未来,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更加紧密,让更多的中华文化瑰宝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同时,也期待更多的台湾观众能够通过这些作品,更深入地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共同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