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原创“无缺血”技术,让肝移植生存率逼近100%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48: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原创“无缺血”技术,让肝移植生存率逼近100%

近日,在2024生命科学大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教授何晓顺介绍了“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这一技术使得肝移植一年生存率大幅提升至99.8%。何晓顺表示,这种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还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康复时间。这项突破性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标志着器官移植进入了全新的2.0时代。

01

“无缺血”技术:器官移植的革命性突破

在传统器官移植手术中,器官会遭受严重的缺血损伤,这是器官移植术中最大的不确定性,也是器官移植领域存在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世界性技术难题。这导致器官植入病人体内后,容易造成器官衰竭和多种并发症。部分患者在成功接受移植手术后,恢复效果却并不乐观。

何晓顺教授团队从临床难题出发,致力于“离体器官养护”的核心技术开发,研发出了体外多器官修复系统。该系统构建起适宜离体器官生存的仿生环境,保证离体器官的血液供应、为离体器官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实现了肝、肾、心、肺、肠、脑等多种器官离体后继续长期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02

临床应用:显著提升患者生存率

自2017年完成全球首例“无缺血”肝移植手术以来,何晓顺团队已成功实施了近300例无缺血肝移植手术。临床数据显示,与传统移植手术相比,新技术具有显著优势:

  • 患者一年生存率从90%提升至99.8%
  • 复流后综合征发生率下降92.1%
  • 肝功能损伤指标谷丙转氨酶峰值下降77.7%

“过去,我们医院做肝移植手术的1年患者生存率在90%左右,提高9.8%后,基本接近10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医师赵强表示。

03

全球瞩目:中国原创技术引领器官移植新趋势

这项由中国科学家研发的创新技术,正在吸引全球关注。国际器官移植学会(TTS)现任主席John Fung教授、美国哈佛大学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移植外科主任Stefan教授、德国移植协会前任主席Bjoern Nashan教授等国外器官移植领域专家纷纷前来中山一院观摩学习。

目前,欧美国家也通过中国这项技术,成功完成数例无缺血器官移植手术。何晓顺透露,最快明年,这套系统将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届时将全面推广应用,惠及广大患者。

04

未来展望:开启“器官医学”新纪元

基于离体器官养护技术的持续突破,何晓顺教授团队于2019年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器官医学”概念,在器官药筛、器官隔离治疗、器官支持、器官急救等一系列原创性产品转化上不断突破,应用前景广阔。

以器官隔离治疗为例,离体器官养护系统可实现对患病器官的单独保护、独立治疗。器官治疗目前成功实施了3例肝癌定向治疗、2例“在体器官隔离保护”治疗等,均为国际首次。

何晓顺教授在无缺血器官移植、多器官移植及心死亡器官捐献、器官医学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和原创性成果,荣获国际质量创新大赛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2项及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等。

这一突破性技术不仅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患者预后,还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康复时间,标志着器官移植进入了全新的2.0时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