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详解家用雾化器:从选购到使用的16个关键要点
一文详解家用雾化器:从选购到使用的16个关键要点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家中进行雾化治疗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制氧机的雾化功能,可以将药物转化为微小颗粒,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家用雾化器使用指南,帮助患者和家属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前准备
选择合适的场所:找一个安静、干净且通风良好的空间,确保患者在雾化过程中感到舒适和放松。避免在有灰尘、烟雾或强烈异味的环境中进行雾化,以免刺激呼吸道。
清洁双手:家长和患者都要用肥皂和流动水认真洗净双手,防止手上的细菌污染雾化器及药物。
检查雾化器:仔细检查雾化器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包括面罩、咬嘴、药杯、导管等。确保雾化器能正常工作,如空气压缩式雾化器的压缩机运转正常,无异常噪音或卡顿。
药物准备
严格遵医嘱:一定要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准备雾化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物种类或剂量。不同的呼吸道疾病需要不同的药物组合,错误的用药可能导致治疗无效甚至加重病情。
药物配制:如果是需要自行配制的药物,要精确量取药物和稀释液。例如,某些雾化药物需要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应按照规定的比例准确调配,确保药物浓度适宜。将配制好的药物倒入雾化器的药杯,注意不要超过药杯的最大刻度线。
雾化操作步骤
选择合适的配件:根据患者的年龄和配合程度选择面罩或咬嘴。一般对于较小的孩子或不能很好配合使用咬嘴的孩子,建议使用面罩;而年龄较大、能够自主配合的孩子可以使用咬嘴。面罩要选择大小合适的,确保能够紧密贴合患者的口鼻,但又不会过紧导致不适。
调整体位: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这样有利于药物更好地沉积在呼吸道。避免患者平卧位,防止药物流出或引起呛咳。如果患者太小无法坐立,可以将患者抱在怀中,使其头部稍抬高。
连接雾化器:将雾化器的导管一端连接药杯,另一端连接动力装置(如空气压缩机)。确保连接紧密,无漏气现象。
开启雾化器:打开雾化器开关,开始雾化。此时可以看到药杯中的药物逐渐变成雾状喷出。
引导呼吸:对于使用面罩的患者,家长要轻轻将面罩覆盖在患者口鼻处,确保密封良好。鼓励患者自然呼吸,通过鼻子吸气,嘴巴呼气。如果患者使用咬嘴,要指导患者将咬嘴含在口中,嘴唇紧闭,同样自然呼吸。雾化过程中尽量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哭闹或剧烈运动,因为这样会影响雾化效果。
雾化时间与护理
一般雾化时间根据药物和雾化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在5-15分钟。家长要注意观察雾化器的出雾情况,当药杯中的药物基本雾化完毕,且出雾量明显减少时,雾化过程基本结束。但不要提前关闭雾化器,确保患者能够充分吸入药物。
雾化结束后,及时用柔软的毛巾或纸巾为患者擦拭面部,去除残留在脸部的药物,尤其是口鼻周围,以减少药物对皮肤的刺激。
如果患者使用的是咬嘴,雾化后应让患者用清水漱口,以清除口腔内残留的药物。对于年龄较小还不会漱口的患者,可以适量喂一些水。这样可以减少药物在口腔内的残留,降低口腔感染或鹅口疮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如果患者在雾化过程中有痰液松动的情况,雾化后可以轻轻为患者拍背,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时,将患者侧卧或抱起,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患者背部两侧,力度要适中。
注意事项
做雾化治疗前,脸上不要涂抹油性面霜,这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面部药物吸附。
雾化治疗前要清除口鼻腔内的痰液。尽量别进食,以免雾化吸入过程中产生的气雾刺激气道,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
使用手持雾化器时,储药罐一定要保持竖直。使用面罩时,应罩住口鼻(面罩与口鼻的距离小于 1 厘米)。
刚出雾时,别急于罩住口鼻,防止因药物刺激引起咳嗽,应慢慢将雾化面罩紧贴口鼻部,缓慢呼气、吸气。
雾化治疗时间别超过 20分钟,避免吸入时间过长,吸入水分过多,刺激呼吸道。
雾化治疗时要观察有无不适和雾化器出雾情况,勿让雾气喷向眼睛。
治疗后要及时漱口,防止药液在口咽部聚集。使用面罩式雾化器后,要注意清洁面部,以免药液残留。
雾化治疗结束后,要对雾化装置进行清洗和消毒并晾干。
部分药物不能在同一容器中混合使用,一定要谨遵医嘱,不要自行增减药物种类和剂量。
为减少幼儿雾化时哭闹,建议刚开始雾化时,将面罩放在离幼儿面部6至7厘米处,然后逐步减少至3厘米,最后紧贴口鼻部,让其逐渐适应喷雾方式及温度。
一般推荐成人雾化瓶内液体总量为4~6毫升,小儿为3~4毫升。药液太少,到达下呼吸道的药量也相对少,达不到治疗效果。药量过多,容易导致雾化时间过长,影响产雾质量和药性。
正确的呼吸方式有利于药液雾滴沉积,提高治疗效果。雾化吸入器有口含式和面罩式两种。使用前者时应采用口吸气、鼻呼气方式进行呼吸;使用后者时应采用鼻吸气、鼻呼气,或鼻吸气、口呼气,深吸气后屏气2至3秒,再慢慢呼气,尽可能将药液吸入咽喉部深处。
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生理盐水雾化治疗对患者有益,不建议单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家用雾化吸入疗法主要适用于呼吸道疾病稳定期或缓解期治疗,如慢性咽喉炎、鼻炎、哮喘慢性持续期、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痰液阻塞征、肺纤维化、感冒后慢性咳嗽患者。经医生批准的需要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的患者也可使用。
一般的普通感冒和轻症患者没有必要进行居家雾化吸入治疗。
雾化吸入治疗也有不良反应,大家要尽早发现、尽早处理。
急剧、频繁咳嗽及喘息加重 这可能是雾化吸入过快或过猛导致,此时应放缓雾化吸入速度。
震颤、肌肉痉挛等不适 出现这类症状的患者不要惊慌,应及时停药。一般停药后可恢复。
呼吸急促、感到困倦或突然胸痛 此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到医院就医。
常见问题解答
如何选择合适的雾化器:市面上常见的雾化器包括射流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和振动筛孔雾化器。家用选择时,一般应选择喷射式雾化器或筛网式雾化器。如对便携性有要求,则筛网式雾化器比较友好。
雾化药物的选择:常用的雾化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短效胆碱M受体拮抗剂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雾化治疗的频率:根据病情和医嘱确定,一般每天1-2次,每次5-15分钟。
雾化器的清洁与保养:每次使用后需清洗雾化装置并消毒晾干。定期检查雾化器性能,确保其正常工作。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可以在家中安全有效地进行雾化治疗。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