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传统文化与创新表达的完美融合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05: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传统文化与创新表达的完美融合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2025年央视春晚承载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一场文艺演出,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01

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

今年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通过多种艺术形态和创新表达,描绘河山添锦绣的美丽中国画卷和星光映万家的温暖幸福年景。首次彩排中,原创歌舞、经典戏曲、相声小品等各类型节目顺利完成串联,带来浓郁的过年气息。

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导演组将节庆民俗、非遗技艺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各类非遗元素巧妙融入舞台呈现、节目编排和视觉包装之中,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

在舞蹈节目的编排上,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例如,舞剧《唯我青白》中的选段《瓷影》以青白瓷为出发点,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展现青白瓷跨越千年的独特魅力。主创团队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考据北宋时期的审美特质与青白瓷的造型风格,借助舞蹈语汇展现出青白瓷柔美含蓄的东方神韵,投射其背后源远流长的瓷器文化。

原创舞蹈《锦鲤》则以“鲤鱼跃龙门”这一传统典故为灵感,融合现代舞和古典舞元素,展现灵动唯美的水下世界。而舞剧《咏春》将咏春拳和香云纱染整技艺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舞台,通过刚柔并济的舞蹈动作,展现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

02

舞台之外的创新

除了节目内容的创新,今年春晚在传播方式上也做出了大胆尝试。首次推出的无障碍转播服务,让视障和听障人士也能“看见”“听见”春晚,体现了人文关怀和社会包容。据统计,全国超4500万视听障碍人士将通过无障碍转播,欣赏春晚、共度除夕。

更令人惊喜的是,春晚首次牵手B站,通过直播和弹幕互动的方式,吸引年轻观众参与。作为国内年轻群体最活跃的综合视频社区,B站的加入无疑为春晚注入了新的活力。数据显示,去年春晚15-44岁的年轻用户占比高达51.59%,年轻人正成为春晚的主力观看人群。

03

平衡传统与创新

在演员阵容方面,春晚同样展现了对传统与创新的平衡。既有凤凰传奇、李宇春等实力歌手坐镇,又有丁禹兮、白鹿等新生代流量明星加盟。这种新老搭配的方式,既满足了传统观众的口味,又吸引了年轻观众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晚还邀请了普通劳动者代表参与,如“绿皮慢火车列车长”胡贵川、“麦子阿姨”秦士芳、“外卖诗人”王计兵等,体现了“人民的春晚”这一创作理念。

04

结语

2025年央视春晚,既是传统文化的盛宴,也是创新表达的舞台。它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与活力。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春晚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我们期待这台晚会能为全球华人带来一个充满欢乐与温暖的新年之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