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字操”真的适合颈椎突出患者吗?
“米字操”真的适合颈椎突出患者吗?
“米字操”是近年来广为流传的一种颈部保健操,因其操作简单、形象易记而受到大众欢迎。然而,对于颈椎突出患者这一特殊群体来说,是否适合练习“米字操”需要谨慎对待。
什么是“米字操”?
“米字操”是一种颈部保健方法,包含颈椎的屈伸、侧屈和旋转等动作,涵盖了颈部活动的最大范围。具体操作是将头顶或者下颌当作笔头,将颈部当作笔杆,反复书写“米”字。
工作时,如果我们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颈椎、颈部肌肉就会处于紧张、僵硬状态。练习“米字操”,能够通过活动颈部,拉伸周围的肌肉,改善肌肉紧绷、僵硬状态,从而达到锻炼颈椎、缓解疲劳的效果。与此同时,多方向的头颈部转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颈椎的活动度,改善关节粘连的情况。
“米字操”适合所有人吗?
对于颈椎健康的人群来说,“米字操”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锻炼方式。但要注意不能过快和过度地屈伸旋转,一般以练习后感觉头、颈、肩轻快、舒适为度,否则会增大椎间盘的异常应力,损伤椎间盘和关节软骨,拉伤肌肉。
然而,对于颈椎病患者,如颈椎间盘突出症、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老年神经型颈椎病、脊髓受压等,在练习“米字操”时尤其需要注意,不能盲目地活动颈部。因为这些人群的颈椎所面临的风险要远高于正常人,“米字操”中低头、后仰头、转动和屈伸颈椎的动作,都有可能加重对颈椎的刺激和压迫,让颈椎病变得更严重。
案例:不当练习导致病情加重
35岁的李先生是一名IT从业者,由于常年在电脑前工作,他时常感到颈部酸痛、乏力。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网上了解到,做“米字操”可以有效缓解颈椎不适的症状。于是,他在工作间隙勤加练习“米字操”。
一段时间过后,他发现自己颈部确实没有那么酸痛了,然而手脚却慢慢出现了抽搐、放电的感觉,有时走着走着,就感觉到自己的腿脚没有了力气,走不动路,并且这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百思不得其解的李先生来到广东省中医院颈椎病诊疗中心门诊就诊,经X线片、MR检查和医生诊断后发现,他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情况,且已经出现颈部脊髓的损伤,必须马上停止做“米字操”,并进行治疗。
科学锻炼建议
因人而异:颈椎健康人群可适度练习,但需注意动作幅度和速度;颈椎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
循序渐进: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患者,开始任何新的锻炼计划时都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拉伸或旋转颈部。
注意症状:如果在锻炼过程中感到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综合治疗:颈椎病的治疗应综合考虑,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锻炼只是其中一部分。
专业指导:建议在专业医生或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颈椎锻炼,避免盲目跟风。
结语
“米字操”作为一种颈部保健方法,确实能为部分人带来益处,但并非万能良方。特别是对于颈椎突出患者,盲目练习可能会适得其反。科学的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制定,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记住,健康是自己的,任何锻炼方式都应以安全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