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特色农业:从传统种植到绿色经济
奈曼旗特色农业:从传统种植到绿色经济
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作物种植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从传统的玉米、果树种植到如今的药黄瓜、月见草、圆葱等特色经济作物,奈曼旗的农业产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绿色农业奠定发展基础
奈曼旗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天然优势。近年来,奈曼旗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据统计,全旗玉米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产值约3750万元;果树种植面积达2.4万亩,年产量4000万斤,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
特色作物种植风生水起
在传统农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奈曼旗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在明仁苏木清河村,药黄瓜种植基地里一片生机盎然。基地负责人王文举今年尝试种植300亩药黄瓜,预计亩产黄瓜籽80公斤左右,按照每公斤最低价格50元计算,一亩地纯收入可达3200元。药黄瓜生长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市场需求量大,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选择。
同样在清河村,村民包丽娟今年种植了100亩月见草。月见草不仅花籽可以用来做化妆品、保健品和药品,其药用价值也颇高,耐酸耐旱。据包丽娟介绍,月见草每亩可产300多斤,按照去年的市场价格,每亩地纯收入可达4000余元,是传统农作物的四五倍。
在圆葱种植基地,扬起的尘埃在暖融融的阳光下弥漫成一片金色。基地负责人王文举今年流转了1000亩土地种植圆葱,采用“机械化育苗+人工种植”模式,可以带动周边村民一起种植,预计亩产圆葱8吨,除去成本,亩产纯利润可达4000元。圆葱的栽种和起收在当前条件下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工来完成,圆葱种植的兴起,带动了农民家门口的“再就业”。
在丰胜村甜菜种植大田里,村民们正在田间忙着卸料,四台免耕播种机在田间不停穿梭,机声隆隆,随着播种机缓缓前进,滴灌带铺设、覆膜、播种、覆土等工序一体完成,快捷高效。基地负责人马风军介绍,今年流转村民的土地1800亩,种植甜菜,亩产预计能达到5吨左右,按照去年的市场行情,亩产纯收益可达1000元。
科技创新助力农业升级
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奈曼旗积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2024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通辽市农牧业发展中心承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施蔬菜与瓜果重大病害高效绿色防控技术与产品研发”技术培训与现场观摩会在通辽市召开。此次活动加强了植保所与通辽市农牧业发展中心、奈曼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合作,促进了生防链霉菌的推广应用。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特色作物种植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圆葱种植基地,约50人的“栽植大军”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村民王海利表示:“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耕地还少,我在这儿栽圆葱,一天固定工资140元钱,等起收圆葱时,就挣计件工资了,每年打工收入超万元,基本做到了打工、顾家两不误。”
据统计,2024年奈曼旗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达32.5万亩,其中明仁苏木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产业兴则百业兴,兴起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做强一个产业,带动一方致富。如今在奈曼旗,沙地西瓜、红干椒、甘薯等特色作物方兴未艾,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