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奈曼旗代林筒村:林果产业铺就乡村振兴“甜蜜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30:5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奈曼旗代林筒村:林果产业铺就乡村振兴“甜蜜路”

金秋十月,奈曼旗八仙筒镇代林筒村的果园里,红彤彤的沙果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丰收景象。近年来,代林筒村大力发展林果产业,不仅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01

“育苗+种植+销售”:全产业链模式促增收

代林筒村的林果产业起步于2008年,当时村里实施低产林改造,引入优质果树品种。经过1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代林筒村已拥有4000余亩果园,人均果树地3.5亩以上,年产值超过1200万元。

“自从种了沙果,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价格稳定还不愁卖,无论是青果、红果还是落地果,都能卖钱。”村民王朦脸上洋溢着笑容。她家的8亩果园,每年能带来近2万元的纯收入。

代林筒村的成功,离不开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村党支部书记敖辉介绍,村里形成了“育苗+种植+销售”的产业链模式,不仅果农的种植和管理技术更娴熟了,还培育出了多个果品品牌,包括沙果、123苹果、K9、鸡心果等。其中,沙果和123苹果还成功注册了国家级绿色食品证书和商标。

02

绿色认证:品牌建设提升产品价值

品牌建设是代林筒村林果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步。2014年,村里启动了第一期千亩果园建设项目,开始注重果品质量和品牌建设。2018年,第二期千亩果园建设项目启动,进一步扩大了优质果品的种植规模。

“我们村的沙果和123苹果,不仅口感好,更重要的是通过了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这让我们的果品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敖辉说。

绿色认证的背后,是严格的生产标准和管理技术。奈曼旗林业和草原局果树办主任周春玉,是当地果农眼中的“果树专家”。26年来,她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60场以上,累计培训林果经纪人和果农达13546人次。“我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奈曼旗的林果业越来越好,让果农们的日子越过越甜。”周春玉说。

03

生态与经济双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代林筒村,林果产业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改善了生态环境。村里探索出“一地两收”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在1000亩果树下种植大葱、白菜、芥菜等经济作物,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我们村每年能收三个‘秋’,第一个‘秋’就是林果,第二个‘秋’是大地里的玉米,第三个‘秋’就是林下种植。”敖辉说,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

更为重要的是,林果产业的发展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在老哈河畔,7000亩鸡心果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成为了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每年春秋两季,河畔天鹅和大雁都会在此停留觅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鸟、摘果。

04

未来展望:持续壮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奈曼旗林果产业已初具规模,全旗果树面积达23万亩,产量5万吨,产值超过1亿元。八仙筒镇林果面积2.4万亩,年产量4000万斤,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

下一步,奈曼旗将持续加大林果领域重大项目引进力度,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推动林果产业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同时,还将继续推进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

“我们要让小小的果子,变成乡村振兴的‘金果子’。”敖辉信心满满地说。在代林筒村,林果产业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也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