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北馆重开,曾侯乙编钟再展风采
湖北省博物馆北馆重开,曾侯乙编钟再展风采
2024年12月31日,湖北省博物馆北馆经过一年半的升级改造,正式对外开放。随着北馆的重新开放,被誉为“音乐神器”的曾侯乙编钟再次与公众见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曾侯乙编钟,这件2400多年前的大型礼乐重器,以其精湛的铸造工艺和独特的音乐性能,不仅填补了中国早期封建社会音乐历史的空白,还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和文化发展的诸多奥秘。它由65件青铜编钟组成,总重量达2.5吨,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北馆的升级改造,不仅让曾侯乙编钟等镇馆之宝重新亮相,还带来了全新的展陈方式和参观体验。改造后的北馆与南馆紧密相连,分为四层,从第二层起,每层依次以时间轴为序,将湖北省古代、近代、现当代的人文历史娓娓道来。
其中,第二层的“湖北古代文明展厅”更是带着“郧县人头骨化石”、“石家河玉人像”、“崇阳铜鼓”、“云梦睡虎地秦简”等镇馆之宝强势登场!进入展厅,两具保存完好的“郧县人头骨化石”一眼穿越历史长河,作为国宝级文物,这两具距今约100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也是世界上发现最早、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之一,为研究东亚直立人的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
本次上新的《极目楚天——湖北历史文化陈列展》,将作为北馆常设展,从二层到四层,包含古代文明、近代风云、现当代英杰三个部分,深度带你了解「什么是湖北」。本就一天逛不够的湖北省博物馆,北馆的升级开放让其更加丰富。北馆的通史展让我们完整地阅读“湖北”这本宝藏大书,南馆的主题展让我们记住“曾侯乙”“梁庄王”等荆楚历史的璀璨明珠,一南一北,横贯古今。
北馆开放后,南馆的排队情况略有好转,优化调整后的参观动线更加灵动。原本仅限于「南进北出」(即南大门入馆、北大门离馆)的单向参观路线,调整成为「两进两出」(即南大门、北大门均可入馆、离馆)的双向参观路线。
随着北馆的重新开放,从12月31日起,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的观众可以一次“集齐”该馆十大“镇馆之宝”:南馆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曾侯乙尊盘、虎座鸟架鼓、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北馆有郧县人头骨化石、石家河玉人像、崇阳铜鼓、云梦睡虎地秦简、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有“打卡”爱好的观众有福了。
更贴心的是,省博的参观动线也将在12月31日进行调整,让广大参观者在入馆、离馆时更为方便。据悉,到2025年,湖北省博物馆全馆15个基本陈列与5个临展厅的改造提升将全部完成,形成南馆以专题展为主、北馆以通史展为主、东馆为少儿展、西馆为现代艺术展的荆楚特色展陈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