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晋顶流“卡皮巴拉”是社恐还是社牛?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16:1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晋顶流“卡皮巴拉”是社恐还是社牛?

水豚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啮齿动物,也是南美洲特有的群居动物。它们性情温和,善于游泳,甚至能与多种动物和谐共处。近年来,这种被称为"卡皮巴拉"的萌宠在网络上走红,成为新晋顶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种独特动物的特征、习性和生态地位。

南美洲的大可爱

水豚有着方方的脑袋、直直的口鼻部、细小的眼睛、圆滚滚的身躯和几乎看不出的尾巴,可爱的形象让人一见难忘。

它们身体上部的毛发呈棕色,下部为黄棕色。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哺乳动物将绒毛(也称底毛,离皮肤最近的内层毛发)作为御寒“装备”,但水豚天生缺少绒毛,这可能与它们半水生的习性和终年生活在温暖的热带地区有关。水豚还具有汗腺,这让它们可通过排汗来降低体温,这是啮齿动物中不常见的特征。它们的鼻孔、眼睛和耳朵都靠近头部顶端,当它们在水里活动时,只需稍稍抬头,这三个部位便浮出水面,用来呼吸和侦察周围环境。和其他啮齿动物一样,水豚的牙齿可终生生长,无需担心牙齿磨损问题。它们不吃肉,不需要犬齿来切割肉食,自然也就没有犬齿,只在门齿和前臼齿之间有明显缝隙。


和其他啮齿动物一样,水豚的牙齿可终生生长,在门齿和前臼齿之间有明显缝隙。雄性水豚鼻梁上凸起的气味腺分泌的物质具有特殊气味,易被其他水豚识别。

成年水豚体长通常在106~134厘米,重35~66公斤,而且雌性比雄性略重。有记录的最重的野生雌性水豚达91公斤、雄性81公斤。要知道,刚出生的亚洲象体重最多100公斤左右。水豚的后肢比前肢略长,前足4趾,后足3趾,趾间有蹼,可帮助它们游泳。

水豚隶属啮齿目豚鼠科,这一科共有3个亚科(水豚亚科、豚鼠亚科和长耳豚鼠亚科)、6属19种动物。豚鼠亚科仅有2个现生属:岩豚鼠属和水豚属,它们也是亲缘关系最近的两个类群。岩豚鼠属有2个现生种,都产于巴西东部。岩豚鼠的体型在啮齿动物中算中等,但和水豚相比就显得袖珍了。岩豚鼠喜欢在植被较为稀疏的山岩上活动,故而得名。水豚属仅有2个现生种:水豚和小水豚,小水豚曾被看作是水豚的一个亚种,体型比水豚小,成年个体体重可达28公斤。小水豚分布见于委内瑞拉西部、哥伦比亚西北部和巴拿马东部。迄今为止,古生物学家发表了水豚属的3个灭绝化石种,它们产自阿根廷、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岛的格林纳达(距南美大陆不远)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等地。


正在进食的岩豚鼠。岩豚鼠产于巴西东部的半干旱地区,体型较小,生活在植被稀疏的山岩缝隙中,故而得名。

水豚原产南美洲,可见于除智利外的所有南美洲国家。它们偏爱温暖气候,喜欢逐水而居,多生活在河流湖泊等水体周边的茂密森林中或开阔的草场上。一些圈养的水豚因某些原因“出逃”后,在南美洲以外的地区形成种群,最突出的是美国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州,该州位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区,适宜水豚生存。


水豚家族中的小水豚们在巴西潘塔纳尔湿地的一条河流浅滩中嬉闹

巴西原住民之一的图皮人称水豚为ka'apiûara,意为“吃草的家伙”,水豚的英文名便由此而来。它的学名更有意思,属名Hydrochoerus和种加词hydrochaeris是一样的(仅结尾不同),意为“水猪”。

印有水豚图案的乌拉圭2比索硬币

群居的素食主义者

虽然水豚有时也独自生活,但大多数情况下是群居。一般来说,一个群体包含10~20只水豚,其中2~4只成年雄性、4~7只成年雌性,其余为亚成体。水豚群体是个“男权社会”,领头者体型是群体中最大的,常被其他水豚围在群体中央,并可得到最大好处。旱季时,由于水资源减少,“男女老幼”水豚们齐聚水源地附近,颇为热闹。遇到威胁或雌性召唤幼崽时,水豚会发出类似犬吠的声音。


巴西潘塔纳尔湿地某处洪泛平原上的水豚族群

啮齿动物大多独居,比如我们较为熟悉的鼠和兔。啮齿动物具有较高的繁殖率,独居有利于分散对资源的竞争。此外,群居动物通常需要更多的资源来满足整个群体的需求,这让它们更容易成为捕食者的目标,而独居的习性利于避免被天敌捕食。那为什么水豚成了啮齿动物中少有的群居动物呢?

有观点认为,水豚所在的南美洲热带地区普遍缺乏本土有蹄类动物,水豚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其生态位。牛科动物(包括各种牛、羊和羚羊等)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颇为常见,角马属等动物更是数量众多。但南美洲热带地区连一种本土牛科动物都没有,也没有马科动物。虽说有少量鹿科动物,但无论从种数到种群密度都较小,在生态系统中不占显著地位。美洲热带地区体型最大的现生有蹄动物是3种貘科动物,其中中美洲貘和山貘为濒危种,南美貘为易危种。草木丰茂的南美洲热带地区虽缺乏本土有蹄类动物这类素食主义者,但空出来的生态位被包括水豚在内的啮齿动物占据,其中不少都在形态和习性上和四肢颀长、相对爱群居的有蹄类动物类似。


2021年3月,水豚族群“占领”了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帕拉诺阿湖的码头。

水豚主要吃水生植物和陆地上的草本植物,也吃果实和树皮。一只成年水豚平均一天要吃2.7~3.6公斤的植物,但并非“来者不拒”。在旱季,由于可食用的植物较少,它们会扩大食用植物的种类范围,有时也会吃自己的粪便以补充肠道细菌菌群。这些细菌能帮助它们消化植物中的纤维素,并有助于吸收维生素等营养元素。水豚还会把半消化的食物反刍到口中再次咀嚼,类似于有蹄动物的反刍行为。


正在食用树叶的水豚,一只成年水豚平均一天要吃2.7~3.6公斤植物。

好脾气的异亲哺乳行为

水豚虽然看起来圆滚滚,身手却十分灵活。作为半水生动物,它们堪称游泳高手,一次水中闭气可达5分钟。它们会把耳朵闭合以免进水,甚至只需把鼻孔露出水面就能在水中睡觉。

水豚的一天往往是这样度过的:随着日头渐高,热带的暑气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水豚们便下水游泳或在泥地里打滚消暑。慵懒地等到傍晚时分,阳光不再刺眼,气温也下降了,它们便开始慢慢进食。午夜时分,水豚进入梦乡,并在黎明前起床继续进食。


在泥地里消暑玩耍的小水豚

无论雌雄,水豚的鼻梁上和肛门附近都有气味腺,雄性的鼻梁上腺体更大。这些腺体分泌出的透明物质具有特殊气味,被水豚摩擦到植物上后可持续较长时间,并易被其他水豚识别。雌性水豚用气味做标记的频率低于雄性,一般在发情期才会这么做。除标记物体外,雄性水豚也会对雌性水豚进行标记。

水豚1岁半时体重约30~40公斤,已达到性成熟期。水豚在水中交配,如果雌性对雄性不满意,便会游回岸上。雌性水豚妊娠期为130~150天,通常一胎产1~8只幼仔。水豚妈妈在陆地上产仔,数小时后妈妈和小水豚们便会返回群体。小水豚出生后1周便可吃草,但还会继续接受哺乳,通常16周后才断奶。水豚具有异亲哺乳行为,即群体中的雌性水豚会给“外人家的孩子”哺乳。此行为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且无法让自己的后代直接受益,因此仅有约3%的哺乳动物表现出这种养育方式。水豚作为少有的群居啮齿动物,异亲哺乳行为有助于提高整个群体应对不良环境并提高后代成活率。


与妈妈亲近的幼年水豚

水豚的寿命通常为8~10年,野生个体由于受到天敌的威胁,一般寿命不超过4年,而圈养个体可活12年之久。水豚的天敌包括凯门鳄、绿森蚺、一些大型猛禽等动物,其中水性极佳、昼伏夜出的绿森蚺尤其喜爱捕食水豚。


通常情况下,成年水豚与凯门鳄可在陆地上和谐共处,但水豚幼仔会成为凯门鳄的攻击对象。

水豚性情温顺,是个脾气好的大块头,在野外和圈养环境下都能和不少动物和谐相处。野生水豚和鹭科、杜鹃科及水雉科等多科鸟类之间有互利共生的关系:鸟类以水豚皮毛间的寄生虫为食,而水豚少受虫子烦扰,可谓两全其美,时常可见水豚和站立在它们身上或头上的鸟类惬意地“游荡”。此外,群居的水豚在遇到天敌时会发出响亮的声音互相提醒,也给附近活动的其他动物拉响“安全警报”。


生活在南美洲巴西南马托格罗索州潘塔纳尔湿地的水豚,它们悠闲地在水边的草地上休息。站在背上的牛霸鹟(wēng)会捕食水豚皮毛中的蜱虫、马蝇等寄生虫。

在大多数情况下,野生水豚和人类也可和谐相处,它们对城镇环境颇为适应。美国一些州的居民将水豚作为宠物饲养;不少水豚“占领”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北面的豪华社区;日本人让水豚泡上了温泉:自1982年起,每年冬季至早春时节,伊豆仙人掌动物园都会为水豚准备温泉浴,并在水中投放柚子。水豚们在水汽氤氲中眯着眼睛,尽情“享受”着美食与泡汤的美妙。


憨态可掬、脾性温和的水豚被当作宠物饲养


日本时间2022年12月22日,日本埼玉县儿童野生动物园里,水豚们在露天水池中泡柚子浴,这是当地民众迎接冬至日的习俗之一。


2023年11月,上海商场内举办的“卡皮巴拉·豚个礼物”快闪活动,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打卡体验。头顶金元宝的水豚毛绒玩具带着美好寓意,受到大家青睐。

但少数情况下,人类可能因肉和皮毛捕杀水豚,或因担心水豚和牛等牲畜争夺天然草料而猎杀它们。在南美洲,还有一些专门养殖水豚来获取肉和皮毛的养殖场。所幸由于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大且繁殖力强,水豚暂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定为无危种。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