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功勋>袁隆平单元:以平凡视角展现科学家的伟大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11:0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功勋>袁隆平单元:以平凡视角展现科学家的伟大

2021年国庆前夕,一部聚焦“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主旋律剧集《功勋》在各大卫视和网络平台热播。该剧以单元剧的形式,串联起8位功勋人物的人生故事,其中袁隆平单元尤为引人注目。作为该剧的总导演,郑晓龙如何运用历史元素和现实主义手法,将袁隆平的传奇人生搬上荧幕,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

01

佟大为演绎袁隆平:从平凡到非凡

在《功勋》中,袁隆平单元由导演杨文军执导,演员佟大为饰演袁隆平。佟大为以其细腻的演技,成功塑造了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科学家形象。他不仅在外形上高度还原了袁隆平,更重要的是通过眼神、动作和语言,展现了袁隆平的科研精神和人格魅力。

剧情从袁隆平的早年经历切入,展现了他在科研道路上的艰辛与执着。为了寻找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水稻,袁隆平手持放大镜和镊子,在湘西的稻田中观察了14万余株稻苗。他从河北到海南辗转多地,耗时7年培育出杂交水稻的母本“野败”。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袁隆平的科研精神,也体现了郑晓龙导演对历史真实的追求。

02

郑晓龙的创作理念:平凡中的伟大

郑晓龙在创作《功勋》时,始终坚持“平凡人做了不平凡的事”这一理念。他强调,英模人物首先是普通人,只有展现他们普通人的一面,才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产生共鸣。

在袁隆平单元中,这一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剧集没有刻意拔高袁隆平的形象,而是通过展现他在科研工作中的坚持和执着,以及面对挫折时的坚韧精神,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科学家形象。正如郑晓龙所说:“我们没有把功勋人物当作‘高大上’的英雄来拍,而是想让观众看到英模都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但是他们做出了不普通的事儿。”

03

现实主义创作:细节决定成败

郑晓龙坚持用现实主义态度创作,强调优秀作品的核心是真实。在《功勋》中,这种现实主义精神体现在对历史细节的严谨考究和对人物内心的细腻刻画上。

为了确保剧情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创作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和人物采访。他们走访了袁隆平曾经工作过的科研基地,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力求在剧情中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同时,编剧和导演深入研究了袁隆平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细节,通过细腻的叙事手法展现了他的科研历程和精神世界。

这种对细节的追求,不仅体现在剧情和场景上,也体现在演员的表演中。佟大为为了更好地塑造袁隆平的形象,不仅在外形上贴近原型,还深入研究了袁隆平的生活习惯和科研方式。他通过观察袁隆平的纪录片和访谈资料,捕捉到了袁隆平独特的神态和动作,使得角色更加真实可信。

04

跨越时代的共鸣:主旋律作品的创新表达

《功勋》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对历史的忠实再现,更在于其对时代的深刻把握。该剧通过展现功勋人物的个人故事,传递了跨越时代的正能量,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共鸣。

在袁隆平单元中,剧集通过展现袁隆平对科研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传递了“一事终一生,只为禾下乘凉梦”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当代科研工作者,也触动了普通观众的心灵。正如一位观众在评论中写道:“看着袁隆平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无数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但正是他们的坚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这种共鸣的产生,得益于郑晓龙对主旋律作品的创新表达。他没有采用传统的说教式叙事,而是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真实的历史细节,让观众在情感上与功勋人物产生共鸣。这种创新的表达方式,不仅让主旋律作品更加贴近观众,也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05

结语:主旋律创作的新标杆

《功勋》的成功,为当代主旋律影视作品树立了新的标杆。它证明了主旋律作品同样可以兼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样可以赢得年轻观众的喜爱。正如郑晓龙所说:“现实主义作品是有长久生命力的。”《功勋》的成功,正是这种生命力的最好证明。

通过《功勋》,我们不仅看到了8位功勋人物的传奇人生,更看到了中国电视剧创作的未来方向。它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只有真正关注人性和情感,才能创作出既有历史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的作品。而这种作品,才是真正的“老百姓爱看”的主旋律作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