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文化传承,泉州推出AI主播讲述侨批故事
数字赋能文化传承,泉州推出AI主播讲述侨批故事
近日,泉州市档案馆推出AI主播小君,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生动展示“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为传统文化传播插上科技翅膀。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内容生产的数智化水平,更为侨批档案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侨批档案:跨越百年的家国记忆
侨批,又称“银信”,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寄回国内的书信和汇款凭证的合称。这种独特的通信方式始于19世纪中叶,盛行于20世纪初至70年代,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等沿海侨乡地区。据统计,仅在潮汕地区,就有超过8万封侨批被保存下来,成为研究近代华侨史的珍贵档案。
侨批档案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家国记忆的见证:侨批记录了海外华侨的奋斗历程和家国情怀,每一封侨批都凝结着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牵挂。
社会变迁的缩影:侨批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是研究华侨史、移民史、金融史的重要资料。
文化传承的载体:侨批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以及华侨华人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
2013年,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作为著名侨乡,泉州拥有丰富的侨批资源。近年来,泉州市档案馆致力于打造侨批文化品牌,在泉州古城核心区建成福建省首个“侨批文化展示基地”——泉州侨批馆,在全市分布式建设8个各具特色的侨批分馆,打造“1+8”侨批文化展示基地,建设全国首个侨批文化主题公馆,使得侨批文化“活化”工作聚点成网。两年多时间共接待团体近1100个、游客超过12万人次,成为全市网红打卡点。
AI主播:让侨批文化“活”起来
AI主播小君的上线,为侨批档案文化的传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小君能够生动地讲述侨批背后的故事,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感受那份跨越山海的家国情怀。
AI主播在文化传播中具有独特优势:
生动性:AI主播能够通过语音、表情和动作,将文字内容转化为生动的视听体验,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互动性:AI主播可以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回答问题,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强参与感。
便捷性:AI主播不受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为观众提供服务,扩大了文化的传播范围。
创新传承:科技赋能文化新生
AI主播小君的推出,是泉州市档案馆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创新尝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提升传播效果:AI主播能够以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传统文化,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和兴趣。
拓展传播渠道:通过互联网平台,AI主播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将侨批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创新文化体验:AI主播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互动式的文化体验,让传统文化更加鲜活。
助力文化研究:AI技术可以辅助档案整理和研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为学者提供便利。
未来展望: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AI主播小君的上线,只是泉州市档案馆数字化转型的开始。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创新应用:
虚拟现实展示:通过VR技术,观众可以“走进”历史场景,亲身体验侨批背后的故事。
智能导览系统:AI助手可以为参观者提供个性化的参观路线和讲解服务。
数字文创产品:基于AI技术开发的数字藏品、互动游戏等,将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
远程教育平台:AI主播可以为学校提供在线课程,让侨批文化走进课堂。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正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新的路径。AI主播小君的上线,不仅是一次技术创新,更是一次文化传承方式的革新。它让我们看到,科技与传统文化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赋能。在AI主播的帮助下,侨批档案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将跨越时空的限制,继续传承下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