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前三季度深圳GDP增1466亿,广东如何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33:4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前三季度深圳GDP增1466亿,广东如何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10月28日,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深圳的GDP同比上涨5.4%,这一增速不仅远超全国4.8%的平均水平,也显著高于广东省3.4%的增速,差距达到了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深圳的GDP总量达到259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66亿元,这一增量占据了广东省前三季度GDP增量(3777亿元)的近四成。广东全省经济总量虽已逼近10万亿元大关,但深圳的强势表现无疑成为了这场经济赛跑中的领跑者。

深圳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开放的政策环境以及强大的创新能力。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之一,深圳自改革开放以来,便以其敏锐的市场嗅觉和高效的行政效率,吸引了大量国内外资本和人才,迅速崛起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

华为、腾讯、大疆等世界知名企业在此扎根,不仅推动了深圳自身的经济增长,也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深圳的迅猛势头,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广东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广东省下辖21个城市,除深圳和广州这两座副部级城市外,还有19个地级市。

尽管广东整体经济规模庞大,但深圳一城的经济增量就占据了全省增量的近四成,这无疑加剧了广东内部经济发展的差异,其余20个城市加一起只贡献了广东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量的61%左右。

以广州为例,作为广东的另一座副省级城市,其经济发展状况与深圳形成了鲜明对比。

2024年前三季度,广州的GDP增速只有2%,总量为2215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0亿元,无论是实际增速还是名义增量都远低于深圳。广州的地产和汽车产业作为两大支柱产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广州的经济增速。

若不能有效应对产业转型带来的挑战,广州与深圳之间的经济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广东经济“双子星”的格局或将逐渐演变为“独苗”的局面。

深圳之所以能在经济发展上保持领先,除了其自身的努力和优势外,还得益于其独特的财政体制——二级财政。

作为广东省内唯一的二级财政城市,深圳在央地共享税的分配上享有更高的自主权。这意味着,在与中央财政分享后,剩余的部分全部留存在深圳市本级,无需再上交一部分给广东省级财政。这种财政体制使得深圳在资金调配和使用上更加灵活,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相比之下,广东其他城市则实行三级财政体制,央地共享税在与中央财政分享后,还需上交一部分给省级财政,剩余部分才归城市所有。

从省级层面来看,二级财政或三级财政的没有什么影响,但对城市而言差别就大了。广东之所以只有深圳采取二级财政可能是为了平衡各地经济差距所致。较多城市采用三级财政可以让省财政获取更多资源,从而在加大省级转移支付,支持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促进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

面对深圳经济一枝独秀的现状,广东是否应该调整其财政体制,让深圳承担更多的帮扶任务,以减轻其他地区的经济负担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方面,深圳作为全国经济第三城,其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足以支撑其承担更多的责任,通过产业转移、技术合作和资金支持等方式,帮助其他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深圳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广东省级政府和其他城市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共同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提升广东整体的经济竞争力。

在深圳强广东强的时候,保留二级财政是无可厚非的,但今年以来深圳经济增速较高并没有带动广东整体向上,前三季度3.4%的经济增速甚至可能在全国垫底。

一枝独秀并非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一个健康、可持续的经济体系应该是多元化的、包容性的,能够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因此,广东应积极探索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全省经济的均衡发展。同时,深圳也应主动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与其他城市携手共进,共同书写广东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只有这样,广东才能真正实现“万紫千红才是春”的美好愿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