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焦虑到释然:心理咨询让耳鸣患者重拾生活信心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37: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焦虑到释然:心理咨询让耳鸣患者重拾生活信心

耳鸣,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可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当耳鸣反复发作时,患者往往会感到焦虑、恐惧,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在耳鸣的发生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心理咨询,作为一种重要的调适方法,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耳鸣的生理机制,学会与耳鸣共处,调整心态,减轻心理负担。

01

耳鸣与心理压力:一个相互影响的循环

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李永新在临床诊疗中发现,年轻人突发性耳聋(突聋)背后往往有更多的情绪诱因,如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他提到,"急"是他在诊室中经常捕捉到的关键词。一位37岁的患者林黎回忆起突聋的前一天,她说:"那天给孩子辅导作业,好多遍都讲不明白,讲着讲着就急了……第二天就觉得听不清楚,耳朵闷闷的,像被堵住了。"

这种情绪压力不仅可能导致耳鸣的首次发作,还可能成为耳鸣复发的重要诱因。长期的情绪压力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内耳供血,从而引发或加重耳鸣。而耳鸣本身又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焦虑和压力,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02

心理咨询: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

心理咨询在耳鸣治疗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心理安慰,更重要的是帮助患者理解耳鸣的生理机制,调整对耳鸣的态度,从而减轻心理负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专家李明教授指出,"过去我们总是把耳鸣消除放在第一位而形成了耳鸣治不好的错觉;经过多年探索,现在我们治疗耳鸣的重点是关注病人的情绪状态、耳鸣的继发,伴发和共病的症状等,首先是让耳鸣患者尽早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耳鸣是否消除则退居第二位。"

这种治疗理念的转变,体现了心理咨询在耳鸣治疗中的核心价值。通过"交流解惑",医生可以帮助患者梳理病情,缓解恐惧和焦虑。一位大学教授王蕊在听力恢复后,仍然担心耳鸣复发,对嘈杂环境感到紧张。经过心理疏导,她逐渐放下了这种担忧,重新回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03

综合治疗:让耳鸣不再影响生活

李明教授提出的"耳鸣综合疗法2.0",将心理咨询纳入了整体治疗方案。这一疗法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1. 交流解惑:通过与患者交流、专业检查帮助梳理病情,缓解患者害怕、畏惧的心理,并告知治疗方案。

  2. 声治疗:目前比较有效的训练大脑皮层控制耳鸣的治疗手段。

  3. 对症治疗:针对个人耳鸣继发伴发的症状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配合"耳鸣针"、耳穴通络、中药熏蒸、艾灸等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帮助缓解症状并尽快"适应"耳鸣。

这种综合治疗方案的核心理念是,即使耳鸣无法完全消除,也要让患者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正如李明教授所说,"从治疗目的来说,首先要让耳鸣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这是目前完全能做到的。"

04

真实案例:从焦虑到释然

一位32岁的张女士在产后一个月突发耳鸣,每到夜晚安静的时候,耳鸣声会变得更大,难以入睡。经过4天的住院治疗,包括心理疏导和声治疗,张女士的症状有所缓解,"声音慢慢变小了,心情也好多了。"

另一位患者林黎在经过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后,虽然仍能感受到轻微的耳鸣,但已经不再影响她的日常生活。她回忆说:"医生告诉我,耳鸣可能不会完全消失,但只要不影响生活,就不用太在意。现在我终于能放松下来了。"

05

预防复发:从生活方式调整开始

除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患者还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耳鸣的复发: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 减压: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深呼吸等。

  • 健康饮食: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

  • 适量运动:规律锻炼有助于降低压力和焦虑。

耳鸣虽然可能无法根治,但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和综合治疗,患者完全可以学会与耳鸣共处,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正面临耳鸣的困扰,不妨试试心理咨询,它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