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田明教授教你面对肺结节的心理调适法
周田明教授教你面对肺结节的心理调适法
“右肺多发结节影,较大一个大小约20X11mm。”当这样的诊断结果出现在体检报告上时,很多人可能会感到恐慌和焦虑。肺结节的发现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那么,面对肺结节,我们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呢?广州科大中医医院的周田明教授给出了实用的建议。
专家建议:科学认知是关键
周田明教授指出,面对肺结节,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认知。根据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崔永的介绍,肺结节的检出率虽然很高,但真正需要治疗的比例其实很小。大多数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即使是恶性结节,如果发现得早,治疗效果也往往很好。
为什么会产生焦虑?
发现肺结节后容易产生焦虑,这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 对疾病的恐惧:肺结节与肺癌的关联让很多人感到害怕
- 不确定性:不知道结节的性质和未来的发展
- 信息过载: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容易让人产生混淆和恐慌
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周田明教授建议,面对肺结节带来的心理压力,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适:
1. 规律运动
运动能够加速能量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率,从而改善身体的生理状态。更重要的是,运动能够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等愉悦激素,这些化学物质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提升心情。
周教授推荐每周进行3次,每次45-6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健步走、骑自行车、游泳等,持续至少10-14周。此外,结合力量训练,如健身器械训练、俯卧撑等,能进一步增加身体力量和协调性,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2. 保持社交活动
与家人、朋友或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彼此的感受和困扰,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减轻孤独感和压力感。这种情感上的联结和归属感,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是极为宝贵的心理资源。
在社交活动中,人们不仅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支持,还能通过交流和互动,拓宽视野,丰富生活内容,提升自我价值感。这些积极的体验有助于打破抑郁的封闭状态,让患者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3. 健康生活方式
-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和心理的恢复
- 均衡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这些食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
- 适度运动:除了规律运动外,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免久坐,每隔半小时起身活动一下
- 避免不良习惯:戒烟限酒,远离污染环境
医生建议:定期随访是关键
对于肺结节的管理,定期随访非常重要。根据国内指南:
- 对于5毫米以下的实性结节和8毫米以下纯磨玻璃密度结节,建议每年随访复查一次
- 实性结节在5毫米以上、混合的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实性成分在5毫米以上、纯磨玻璃密度结节在8毫米以上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估
- 不要过度检查,比如医生说三个月复查,患者就没有必要一个月来复查
最后,周田明教授提醒大家,面对肺结节,既不要掉以轻心,也不要过度恐慌。通过科学的养生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调适和避免环境污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肺结节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一定要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肺结节,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