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川西高原亚丁村:生态修复与文化传承并举,年迎游客百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46: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川西高原亚丁村:生态修复与文化传承并举,年迎游客百万

在川西高原的群山深处,稻城亚丁景区的核心地带,静静地坐落着一个神秘的藏族村落——亚丁村。这里,是“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的心脏地带,也是“香格里拉之魂”的栖息之所。近年来,亚丁村通过一系列生态保护和文化复兴项目,成功实现了从“失落”到“重生”的转变,成为保护生态、传承文化的典范。

01

生态修复:守护雪域净土

走进亚丁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雪山,它们如同守护神一般环抱着这个小村落。然而,这片看似原始的自然美景,其实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

2023年4月,亚丁村保护恢复项目正式启动。项目组在村内及周边种植了十几万棵树苗,包括云杉、落叶松、青杨等地被植物和灌木,基本保证了生态的完整性。为了保持生态的自然状态,项目组采用了“拟自然”的修复方式,在不同坡度和光照条件下,种植了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

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亚丁村珍稀丰富的自然森林群落。据统计,保护区内拥有维管束植物1126种、脊椎动物291种,是一个完整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不仅保护了这片净土,更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自然体验。

02

文化传承:守护藏族文明

如果说自然景观是亚丁村的“根”,那么藏族文化就是它的“魂”。近年来,亚丁村在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

亚丁村最著名的文化符号,莫过于独特的“黑藏房”。这种用片石砌成的建筑,因“黑眉黑框”的外观而得名,是亚丁藏式建筑的重要载体。保护恢复项目启动以来,以“最小干预,最大还原传统风貌”为原则,对现有建筑开展分区分级修复,建筑的外墙,出自项目组专门聘请的本地石砌藏房艺人之手;拆除了部分落地大窗,还原古建筑式的小窗户;晾晒青稞的阳台也被还原,保留了农耕文明留下的痕迹。

为了传承藏族传统文化,亚丁村还恢复了农田耕作场景,采用当地自然石材修复破碎田埂,让野草在缝隙生长,让田埂融于自然,并且遵循当地物候,一年一季,四月播种,九月收割,还在田间村边设置青稞晾晒架与牛棚,还原了当地“春耕二牛抬杠、秋收青稞晾晒”的传统农业生产场景。

2023年,亚丁村全新打造了香巴拉文化博物馆。博物馆以藏族装饰中常见的“吉祥八宝”之一的白海螺为整体造型,又如一只眼睛,朝着仙乃日、夏诺多吉两座雪山眺望。馆内展出的唐卡、文物、拓片、照片、书籍等展品,集中体现了香巴拉理想家园的文化底色,让参观者流连忘返。著名作家阿来还亲自为博物馆题写了前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香格里拉与亚丁的关系。

03

旅游发展:打造文旅新高地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亚丁村的旅游发展也迈入了新阶段。2023年,亚丁村建设完成了集中供氧站和全村供氧管道以及分布式供暖设施,突破了高原旅游的季节性限制。据统计,2023年亚丁景区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实现门票、车票收入2.57亿元,旅游综合收入达22.02亿元。

为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亚丁村提出了“待客如亲”的服务理念,相继出台了《旅游服务“待客如亲”公约》《旅游购物“诚信交易”公约》等规章制度,规范村民和经营者的旅游服务行为。同时,村里还开发了特色民宿、户外运动等新业态,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的体验。

亚丁村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为高原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本。在这里,自然与文化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