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家庭教育一百问:如何引导3-6岁孩子做家务,让孩子爱上家务劳动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41: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家庭教育一百问:如何引导3-6岁孩子做家务,让孩子爱上家务劳动

李女士的孩子经常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垃圾乱丢、满屋子都是玩具。李女士下班回家时感觉家里就是个垃圾场,每天基本需要花2-23个小时的时间收拾。久而久之,她不仅身体疲惫,暴躁的情绪也经常被激活。于是她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收拾玩具、整理房间,引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她不知道如何科学引导,担心会起到反作用。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要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

从促进儿童脑部发育的角度来看,家务劳动不仅是家务事,更是提升孩子智力与能力的有效途径。脑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劳动可以促进大脑的发展。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习园地,那么,家长如何利用好家庭这个大课堂,培育孩子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为其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呢?

深姐姐邀请两位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王秋英,深圳市妇联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专家、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广东省心理学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她认为,孩子的天性中有热爱劳动的一部分,如果父母能够激发出孩子的天性,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家务小能手。

首先,家长要给孩子布置适合孩子的能力的家务活动,最好每天进行。

其次,孩子刚开始做家务的时候,父母最好陪伴孩子一起做,陪伴是激发孩子热爱劳动的最好路径。

最后,如果孩子完成了家务任务,家长应及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如果孩子做得不好,也不要着急,允许孩子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练习过程,并给予具体指导。

刘国艳,深圳市妇联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专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0-3岁托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主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家庭建设专家智库专家。她认为,劳动可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孩子劳动习惯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树立榜样,共同参与。孩子行为的形成与模仿有关。首先,家长要做一个好榜样,在行动上发挥示范、引导、督促、激励的作用。如平时要注意物归原处,保持家里的整洁,为孩子做出榜样;另外,当孩子把家里弄的乱七八糟时,可让孩子与自己共同整理、打扫卫生。

二是积极鼓励,正面引导。当孩子有意识地整理了玩具,或注意保持家里的整洁时,家长需要给予具体的表扬,如说明表扬的原因、表述孩子的行为过程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

三是持之以恒,形成习惯。劳动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需要做好心理预期,在做好榜样的同时,可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增加劳动教育内容并逐步调整家务的复杂度和难度,如以游戏制度增加家务劳动的趣味性,培养孩子对家务劳动的兴趣。

帮孩子做得再多,不如在他小的时候教给他一个终身受益的本领。让孩子爱上做家务,你还有什么小妙招?留言区分享给更多妈妈吧~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