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鲁迅与朱安:一段新旧思想碰撞下的婚姻悲剧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56:4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鲁迅与朱安:一段新旧思想碰撞下的婚姻悲剧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病逝。在他去世后的第二天,朱安在北京的家中为鲁迅设牌位,一身孝服,像妻子一样为鲁迅守灵。然而,这位鲁迅名义上的妻子,却从未真正拥有过鲁迅的心。这段持续了30年的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悲剧,更是新旧思想碰撞下的一段历史缩影。

01

包办婚姻:一场新旧思想的碰撞

1906年,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母亲鲁瑞以生病为由,将鲁迅召回绍兴。在鲁迅不知情的情况下,母亲已经为他安排了一门亲事,对象是朱安。朱安出身于绍兴一个没落的士绅家庭,虽然识字不多,但性格温和,懂礼仪,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鲁迅的母亲看中了她的这些品质,认为她是一个能够持家的好媳妇。

然而,此时的鲁迅已经接受了新思想,对封建包办婚姻深恶痛绝。他在日本期间,深受西方思想影响,主张婚姻自由和个人解放。因此,当鲁迅得知母亲为他安排了这门亲事时,感到十分痛苦和无奈。他后来对好友许寿裳说:“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

尽管如此,鲁迅还是选择了妥协。他按照传统礼制完成了婚礼,但新婚之夜就搬到了书房居住。三天后,他又返回日本继续学业,留下朱安一个人在周家,以妻子的身份。

02

价值观的冲突:从冷漠到疏远

鲁迅与朱安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可能幸福。鲁迅追求的是思想解放和个人自由,而朱安则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女性,她的世界里只有家庭和丈夫。两人在思想上有着巨大的鸿沟,根本无法沟通。

鲁迅曾写信给母亲,希望朱安能够放脚、进学堂学习,但这些要求在当时的朱安看来是无法接受的。她四岁就开始缠足,认为“有身份的家里的媳妇不能有着大脚”,这是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对于鲁迅的这些“新思想”,她感到既陌生又恐惧。

鲁迅对朱安的态度,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冷漠。1919年,鲁迅将朱安接到北京同住,但两人始终分房睡,保持有名无实的夫妻关系。鲁迅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一种赡养的义务,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1923年,鲁迅与许广平相识,两人思想相投,感情迅速发展。对于朱安来说,这意味着她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但她表现出了惊人的宽容,当有人问她鲁迅对她如何时,她的回答总是“大先生对我很好”。

03

晚年的朱安:一个时代的悲剧

鲁迅去世后,朱安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鲁迅在世时,虽然对朱安没有感情,但还是给予了她一定的经济支持。鲁迅去世后,许广平每月给朱安寄生活费,但随着物价飞涨,这笔钱已经难以维持生活。在周作人的建议下,朱安决定出售鲁迅的藏书。这一决定震惊了文坛,许多人认为朱安不懂这些书的价值,但事实上,这是她无奈的选择。

朱安晚年的生活十分凄惨,她一直住在鲁迅在北京的故居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她希望死后能与鲁迅合葬,但这个愿望最终未能实现。1947年,朱安在北京去世,身边没有亲人守孝,最终被安葬在公婆的墓旁。

鲁迅与朱安的婚姻,是一段充满矛盾和痛苦的历史。它不仅是两个人的悲剧,更是新旧思想碰撞下的一段时代悲剧。这段婚姻反映了个人情感与传统束缚之间的深刻矛盾,也让我们思考,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的价值观,如何真正实现婚姻中的平等与尊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