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店镇的“文明大掌柜”:让乡村更文明,让邻里更和睦
旧店镇的“文明大掌柜”:让乡村更文明,让邻里更和睦
在青岛平度市旧店镇,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被亲切地称为“文明大掌柜”。他们不是生意人,却经营着乡亲们最看重的“人生大事”;他们不图名利,却赢得了十里八乡的交口称赞。他们的出现,让乡村的风气焕然一新,也让邻里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
“文明大掌柜”是谁?
“文明大掌柜”是旧店镇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他们从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等德高望重的群体中选出,作为红白理事会的负责人,专门负责村庄的红白事。
“俺这十里八乡,老百姓都认他。一个电话,上门服务,红白事给你理的明明白白,既省心又省钱。”提起“文明大掌柜”,当地群众赞不绝口。
他们做了什么?
“文明大掌柜”们的工作看似简单,却意义重大。他们不仅要负责红白事的全程服务,更重要的是,他们用实际行动,悄然改变着乡村的风气。
在他们的努力下,旧店镇的红白事流程大大简化。过去动辄几天的仪式,现在一天就能完成;过去动辄几万元的花费,现在几千元就能办得体体面面。更重要的是,那些让人头疼的陈规陋习,比如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都被一一破除。
“文明大掌柜”们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他们建立了完善的信息摸排机制,确保每家每户的红白事都能及时掌握;他们注重宣传引导,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移风易俗的理念;他们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全程参与,贴心服务,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便利。
为什么受欢迎?
“文明大掌柜”模式之所以受到群众欢迎,关键在于它真正做到了为群众着想。
“以前办个事,得请好几桌,花不少钱。现在好了,文明大掌柜一来,既省了钱,又省了心,还把事办得漂漂亮亮的。”一位村民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更重要的是,“文明大掌柜”们用他们的行动,重新定义了“人情”。在他们的影响下,旧店镇的村民们开始意识到,真正的“人情”,不是互相攀比,不是铺张浪费,而是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是发自内心的关爱。
这种模式的价值
“文明大掌柜”模式的成功,不仅在于它简化了流程,节省了开支,更在于它重新塑造了乡村的文明风尚。它让村民们明白了,真正的文明,不是表面的繁华,而是内心的善良和对生活的尊重。
这种模式,正在成为其他地区学习的典范。它告诉我们,移风易俗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有人去引导,去示范。而“文明大掌柜”们,正是这样一群可敬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让文明之风吹遍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