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五百年前皇室贵族追捧的鲜花长啥样?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33: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五百年前皇室贵族追捧的鲜花长啥样?

《花朵传奇:大航海时代的植物图谱》是一本精选自大英图书馆馆藏的植物图谱集,收录了101种花卉的发现故事和144幅精美的花卉图谱。这些绘制于18世纪的植物画见证了大航海时代的辉煌,也启发了植物学的萌芽。

康乃馨、百合、马蹄莲、郁金香……只要我们点一点手机里的直播间,这些新鲜花材就会借助现在发达的电商和物流来到我们身边。你可能很难想象,在四五百年前,来自欧洲的探险家才刚刚从全球的各个大陆发现了这些令人痴迷的美丽花朵,并建立植物园对其进行培育。

每一个刚刚拿起画笔的孩童都会尝试在纸上画出四瓣花、五瓣花,植物的花对人类来说好像天生就是美的启蒙教材。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就开始在陶器上绘制花瓣形状的纹饰。直到照相机问世之前,画笔都是除文字之外记录植物的最有效方式。然而,随着植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为了解决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及语言隔阂带来的障碍,也为了对源源不断被发现的新物种进行记录,绘制植物图像成为举足轻重的研究手段,植物图谱便应运而生。

《花朵传奇:大航海时代的植物图谱》的作者西莉亚·费希尔就是从当年那些经典图谱中选出了一百多幅具有故事性、代表性的绘画作品。我们也因此有幸见到在那个植物大发现的18世纪,花朵被定格的美丽。

一场大冒险 一张植物“人际关系网”

大航海时代到来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引入欧洲的植物数量大约是此前两千年的总数的20倍,这是一个全球探险如火如荼、植物标本运输量与日俱增、植物分类学快速发展以及园艺实验高歌猛进的时期。面对涌入的名贵植物,航海探险家、植物学家、画师、商人、植物收藏家、园艺师甚至皇室贵族都醉心其中——航海探险家带领物种考察队和随行画师绘制发现的植物,随后再进行分类编制;植物学家通过植物园、蜡叶标本集和书籍来进行研究;商人和植物收藏家收藏和交易珍贵的植株或标本;园艺师对海外带回的新品种进行培育和杂交;热爱园艺的皇室贵族是探险家与画家的最大赞助人……可以说每一本著名的植物图谱背后都有着不同角色的参与。

例如1807年问世的《花之神殿》,可谓是一本“旷世奇书”。作者罗伯特•约翰•桑顿为了将这本精美的插画图谱用当时最高超的工艺绘制、雕刻再印刷出来而耗尽了家产,最终困顿而死。他放弃了当时自己收入颇丰的行医事业甚至后期开始通过举办画展、发行彩票等“众筹”方式来募集制作资金。在这本图谱中,有着在夜晚开花、诡异而迷人的蛇鞭柱,色泽浓郁、略带天鹅绒质感的耳叶报春。在精心的组织和筹划下,桑顿雇佣了三位植物画师留下了一批风格性极强、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蛇鞭柱,出自罗伯特·约翰·桑顿的《花之神殿》

在这些画面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植物的形态细节,还能通过描绘在背景中的事物获得关于周围环境的暗示,每种植物也被其背景赋予了不同的个性与气质。

植物画蓬勃发展,植物学出现萌芽

植物学的启蒙来自于人类对植物的详细分类与命名。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出现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都是通过植物的外观特征来了解和辨别物种,花这一器官的外观形态则是重要的依据,所以花是植物图谱中着重描绘的部分。

在摄影技术发明之前,植物画师的绘画是记录植物形态的最重要的手段,并且植物画可以在同一个画面上呈现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等不同生命阶段,同时也可以表现植物的解剖结构。这类绘画极大地帮助了植物学家在获取活体植株和标本的成本都比较高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以比较便利的方式积累和交流植物学知识。

刺桐,出自玛丽亚·西比拉·梅里安的《苏里南昆虫变态图谱》,阿姆斯特丹,1705年

翻看十八世纪的花卉图谱,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现在我们能在市面上买到的鲜切花或者盆栽,有些和图谱里见到的几乎一样,而有些却有很大的区别。

出自马克·凯茨比的《弗吉尼亚、卡罗来纳、佛罗里达和巴哈马群岛的自然史》,伦敦,1754年

这是因为人们对植物进行了长期的选育和杂交,而在探险家和植物画师们试图在图谱里保留的是他们在野外见到这些植物的时候,植物在原始生存环境中的状态。

尖瓣郁金香,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的《百合》,巴黎,1802—1816年

P·J·雷杜德以创作多种植物图谱,特别是玫瑰图谱而闻名,被誉为“植物图谱界的拉斐尔”。从1798年到1824年,雷杜德用26年的生命描绘了马美逊蔷薇园,创作了《玫瑰之书》,其中收录了160余个品种,在当时可以说是傲视世界。在《玫瑰之书》创作与出版的节点上,玫瑰的“传统”与“现代”分野尚未到来,因此雷杜德所绘制的全部都是古典蔷薇品种。在蔷薇这一大类通过园艺杂交而无比繁盛的今天,我们还能够通过翻阅雷杜德的图谱,窥见花朵的原生姿态,领略一种别具韵味的古典之美。

出自P·J·雷杜德的《月季》,巴黎,1717—1824年

绽放在科学史上的艺术之花

15世纪中期德国古登堡的活字印刷术为植物绘画的革新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早期利用活字印刷术出版的植物书籍却限于当时的技术,其插图往往粗制滥造。植物图谱的流行与传播和荷兰黄金时代静物画的兴盛不无关系。二者不仅有时间上的重合,在艺术手法上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17世纪是西方绘画艺术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静物画以荷兰画派最具成就。荷兰画派留下的作品细腻、华丽、精美,质感极强。黄金时代的艺术家们对细致刻画花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郁金香作为荷兰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就频频出现在静物画中。

《玫瑰之书》《百合之书》《花卉圣经》等图谱作者雷杜德的老师之一Gerard van Spaendonck便是在荷兰出生,在法国扬名,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花卉画圈子里德高望重。雷杜德吸取老师创作的长处并加以发展,他主要使用均衡和谐的水彩颜色。同时结合了铜版画中的点刻法等技术对植物进行描绘,使作品兼具了艺术的美感和植物学的精准,在画面中呈现出恬静的氛围。

将大英图书馆的精华馆藏收纳其中

《花朵传奇:大航海时代的植物图谱》讲述了101种花卉的发现故事,这些多数绘制于18世纪的植物画见证了大航海时代的辉煌,也启发了植物学的萌芽。

书中144幅花卉图谱精选自大英图书馆馆藏作品,涵盖了植物学绘画最繁盛时期的各类图谱是植物绘画的典范和模本,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内封外封装帧典雅,可平摊的设计提升了阅读体验,无论是自留还是送人,都是喜欢花朵之人的最好的礼物。

世界瞬息万变,花朵之美永恒。让我们都能够在花朵之美的吸引下,进一步去探索植物,探索自然,探索生命的和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