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种植技术要点:环境要求与田间管理详解
当归种植技术要点:环境要求与田间管理详解
当归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种植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和精细的管理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当归的生长习性、适宜种植区域以及具体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播种育苗和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为从事或关注中药材种植的读者提供全面的指导。
一、生长习性
当归为深根植物,喜肥,性喜温暖气候,不耐寒,生长发育期要求土壤湿润,开花结果期要求土壤湿润而疏松。全生合周期需水量为400mm~450mm。种子在气温7℃~8℃时萌发,20℃~24℃时最适宜幼苗生长,至25℃以上高海拔生长季时,植株常常发生萎蔫,叶片干枯死亡。成药期根的生长温度可下降到-10℃~-20℃。种子容易通过休眠阶段,为两年生植物。
二、种植区域的选择
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及栽培习惯等因素,全国适宜当归生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甘肃、四川、云南等高寒阴湿山区。其中以甘肃的东南部文县、宕昌、武都等县的部分地区,秦岭南坡的岷县东部地区及渭水流域的渭源、陇西、漳县等地,为我国最适宜当归生产的地区。其次是四川的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及雅安、宝兴等县和云南省的丽江、中甸、德钦等地。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通气良好的砂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种植,粘重土、盐碱土、低洼积水地不宜种植。选好地后,深翻土地20厘米以上,除去杂草、石块等,使之充分熟化。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翻入土中作基肥。于播前将士整平耙细作畦,畦面宽1m~1.2m。山坡地和地势较高地区也可作成1m~1.5m的高畦,以防夏季雨水过多时造成排水不良引起病害。
2.播种与育苗
播种可于春季4月下旬或秋季9月下旬进行。播前在畦面上开沟,深3厘米~5厘米,沟底施入腐熟的农家肥与过筛的细土混合均匀。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盖平,每亩用种量5千克~7千克。播后浇一次透水,以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或加盖稻草等覆盖物以利出苗。苗高5厘米左右时间苗,10厘米左右时定苗,株距5厘米~7厘米。也可采用直播的方法直接播种于大田。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当归苗出齐后应及时中耕除草,一般宜浅锄,避免伤根影响产量。中耕应与清园工作结合进行,将园内杂草及当归残枝落叶清除,集中烧毁或深埋土中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生长期间如杂草较多可适时拔草2次~3次。在当归开花前需拔除杂草1次,使土壤疏松通透以利地下块根发育。
(2)追肥:当归苗高30厘米左右时追施一次“攻苗肥”,每亩施入腐熟粪水1000千克~1500千克或尿素5千克~7千克。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追施第二次肥料,即“攻第二次苗肥”,每亩施入氮磷复合肥15千克~20千克或过磷酸钙20千克、硫酸钾5千克~7千克及尿素5千克左右。在生长过程中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酌情追施第三次肥料。
(3)灌溉与排水:播种后若土壤干燥应立即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在幼苗期如遇干旱应适时浇水,生长期间一般不需浇水以免降低地温或造成植株徒长。雨季来临之前应及时清理畦沟以利排水,防止积水造成当归根部腐烂而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