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浔古镇两大名园:中西合璧张石铭旧宅与江南园林小莲庄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58: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浔古镇两大名园:中西合璧张石铭旧宅与江南园林小莲庄

南浔古镇,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江南水乡,以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独特的水乡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其中,张石铭旧宅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豪宅”,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雕刻精美,展示了中西文化交融的魅力。而小莲庄则是典型的江南私家园林,由丝绸富商刘镛建造,以其优雅的布局和精致的设计而闻名。这两处景点无疑是南浔古镇不容错过的打卡胜地,让你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古镇的历史与文化。

01

张石铭旧宅:中西合璧的建筑瑰宝

张石铭旧宅,又名懿德堂,是南浔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被誉为“江南第一民宅”。这座宅院始建于清末,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7000平方米,共有各式楼房200余间,规模宏大,气势恢宏。

张石铭旧宅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工艺与西方建筑元素,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宅院的主体建筑采用传统的中式结构,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充满了中国古典建筑的韵味。同时,宅院内又巧妙地融入了西方建筑的元素,如彩色玻璃、法国地砖等,为整座宅院增添了异域风情。

宅院内的雕刻艺术堪称一绝,数以千计的石雕、木雕、砖雕精美绝伦,构图巧妙,风格高雅。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人物花卉,都栩栩如生,展现了晚清中国雕刻艺术的精华。这些精美的雕刻不仅展示了匠人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主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张石铭旧宅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宅院的主人张石铭,字钧衡,号适园主人,是清末民初的著名藏书家、金石学家。他热衷于收藏字画、金石、碑刻、奇石、书籍,藏书超过十万卷,与吴昌硕、毛福庵等文人名士过从甚密,是杭州西泠印社的发起人和赞助人。张石铭的这些文化活动,为南浔古镇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02

小莲庄:江南园林的典范

小莲庄是南浔古镇另一处不可错过的景点,这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私家园林,是南浔首富刘镛的家庙及义庄所在地。园林占地17399平方米,以荷花池为中心,依地形设山理水,形成内外两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园是一座精致的园中园,以山为主体,仿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之意境,凿池栽芰,叠石成山。山道弯弯,半山苍松,半山红枫,枫林松径,山路回转,宛如一座大型盆景。内园与外园以粉墙相隔,又以漏窗相通,似隔非隔,内外园山色湖光,相映成趣。

外园以十亩荷池为中心,沿池点缀亭台楼阁,步移景异,颇具匠心。荷池南岸的“退修小榭”设计精巧,是江南水榭建筑的精品。溪曲廊连“养新德斋”,是主人的书房,因院内多植芭蕉,故又名“芭蕉厅”。荷池北岸外侧为鹧鸪溪,沿溪叠有假山并植矮竹护堤,堤上建有六角亭。堤东端建有西式牌坊一座,门额上的“小莲庄”三字为著名学者郑孝胥所书。

荷池西岸较高的建筑“东升阁”,是座西洋式的楼房,俗称“小姐楼”。室内用雕花圆柱装饰,壁炉取暖,窗的外层用百叶窗遮光,为法式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西岸另建有“净香诗窟”,是主人与文人墨客吟诗酬唱之处。

荷池西岸长廊的壁间嵌有《紫藤花馆藏帖》和《梅花仙馆藏真》刻石四十五方,故名“碑刻长廊”。刻石书法真、草、隶、篆各体皆备,刻工精妙,字体遒劲,文采飞扬,与宁海《渤海藏珍》帖石并称于世。为不使长廊有长而呆板之感,北以桥亭为端,中隔半圆亭,南以扇亭为终,并引接家庙。

小莲庄不仅是一座园林,更是一处文化圣地。刘氏家庙是小莲庄的主要建筑群,始建于1888年,于1897年落成,是刘氏家族祭祀祖先之所。家庙坐北朝南,从南至北依次为照壁、石牌坊、门厅、过厅、正厅和馨德堂等。家庙正厅面阔三开间,明间进深五柱四间,次间进深六柱。正厅明间悬宣统皇帝御赐的“承先睦族”九龙金匾一块,以示刘家的荣耀。馨德堂在家庙正厅的北侧,该堂为楼厅建筑,底层面阔三间,周转卷棚轩廊,楼上四周有宽大的周转廊,故俗称“走马楼”。馨德堂装饰十分讲究,门窗棂心都用硬木雕出钟、鼎、钱币等博古纹饰,四周用卵石瓦片花街铺地。后院树木参天,湖石叠峰,清静幽雅。

在家庙的西侧为刘氏义庄,建于1922年,在义庄天井内植有古桂两株,故名“桂花厅”。后厅为忠孝祠,供奉刘氏十世祖宋侍郎忠公刘汉弼遗像,现为“叔萍奖学金成就展览馆。义庄西侧与嘉业堂藏书楼毗邻,藏书楼东护河旁是刘氏家庙甬道,两旁植百年古樟,中铺青石板,愈感幽深肃穆。

南浔古镇的张石铭旧宅和小莲庄,两处景点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它们不仅是南浔古镇的地标性建筑,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建筑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年代,让人不禁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建筑艺术的精湛绝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