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餐具消毒到食物存储:食品从业者易犯的10个安全误区
从餐具消毒到食物存储:食品从业者易犯的10个安全误区
食品从业人员在食品安全方面常见的误区包括:
在外就餐用开水涮涮碗筷能消毒:很多人认为用开水涮碗筷可以起到消毒作用,但实际上要达到消毒效果需要100℃的滚烫开水,并且至少浸没5分钟以上。一般情况下餐厅提供的热水温度和烫洗时间都达不到这个要求,因此无法有效杀死细菌和病毒。
霉烂的水果切掉坏的部分,还能继续吃:水果一旦霉烂,致病微生物产生的有毒代谢物可能已经传入了看似好的部分,因此即使切掉坏的部分,剩余的部分也不宜再食用。
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不安全: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的要求,违法滥用食品添加剂才是国家重点打击的行为。食品添加剂在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冰箱就是食品保险箱:冰箱冷藏的温度通常在2—10℃,这个温度只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并不能杀死细菌,时间一长,食物还是会腐败变质。
生熟食物不分易交叉感染:很多家庭只配备一套切菜板和刀具,生食和熟食的处理都使用这同一套,极易造成交叉污染。
厨房清洁不及时易滋生细菌:砧板和抹布久用不换,砧板上的切痕中容易滋生细菌,未经洗净的砧板处理食物时,食物又会被污染。
烹饪方式不卫生、健康:处理生的肉、禽、海产品、蛋和菜之后不及时洗手,造成食物交叉污染。烹煮食物时,为了追求口感,食物未完全熟透就起锅,导致食用后食物中毒。
食物存储存漏洞:存储大米的罐子、箱子密封性差,不具有防蚊虫、防鼠、防蟑螂作用,造成食物污染。冰箱内存储冷冻肉时间过长,冷冻肉反复进行解冻,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风险增加。
不当的食物采购:采购食物超量,造成食物存储时间的增加,同时造成食物储存时交叉污染。采购不健康的食物如腌制、熏制食品。
餐具收纳不注重干燥通风:碗碟盘筷勺等餐具,收纳时没有保持干燥通风,易滋生细菌。
了解并避免这些误区,对于食品从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