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临床预测模型样本量计算有了新标准,BMJ发布权威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临床预测模型样本量计算有了新标准,BMJ发布权威指南

引用
CSDN
3
来源
1.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693403/article/details/139339954
2.
https://bmcmedresmethodo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74-024-02268-5
3.
https://rs.yiigle.com/cmaid/1526995

临床预测模型是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决策的重要工具,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而样本量的合理估算,是确保模型性能的关键步骤。近期,BMJ期刊发布了一系列关于临床预测模型样本量计算的重要指南,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权威的参考。

01

模型开发阶段的样本量计算

在模型开发阶段,样本量的计算主要关注两个关键指标:校准斜率(Calibration Slope,CS)和平均绝对预测误差(Mean Absolute Prediction Error,MAPE)。这两个指标分别反映了模型的过拟合程度和个体预测的准确性。

BMJ最新研究提出了一套基于CS和MAPE的样本量计算公式。研究发现,当模型强度不高(c统计量<0.8)时,这些公式能够提供合理的样本量估计。然而,对于高模型强度(c统计量≥0.8),CS公式会显著低估所需的样本量,而MAPE公式则可能高估样本量。

例如,当c统计量为0.85时,CS公式计算出的样本量需要增加至少50%才能达到预期的校准效果;而当c统计量为0.9时,这一比例更是高达100%。因此,研究者建议在高模型强度的情况下,使用基于模拟的样本量计算方法,这在新开发的R包“samplesizedev”中得以实现。

02

外部验证阶段的样本量计算

外部验证是评估模型泛化能力的重要环节,其样本量要求与模型开发阶段有所不同。BMJ指南强调,外部验证的目的是估计模型在新数据中的表现,因此需要足够大的样本量来确保结果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对于连续性结局的预测模型,BMJ指南推荐关注以下四个关键指标:

  1. :衡量模型的整体拟合度,即在外部验证数据集中解释的方差比例。
  2. 校准截距:预测值平均值与观察值平均值之间的差异。
  3. 校准斜率:预测值范围内预测值与观察值之间的一致性。
  4. 残差:外部验证数据中预测值与观察值之间差异的方差。

为了精确估计这些指标,研究者需要设定以下假设值:

  • :可以参考模型开发研究中报告的乐观调整估计值。
  • 校准截距和斜率:假设模型在校验人群中校准良好,即校准截距为0,校准斜率为1。
  • 结果值的方差:可参考模型开发研究或先前针对目标人群的研究数据。

BMJ指南提供了四种不同的样本量计算方法,每种方法对应一个关键指标。计算过程可以使用Stata或R语言实现,相关代码可在https://www.prognosisresearch.com/software获取。

03

实际案例分析

以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的腰背痛疼痛强度预测模型为例,该模型使用脑成像和自律神经活动特征等多变量预测疼痛强度(0-100的连续结果)。在初始验证数据集中,模型的R²估计值为0.40,但由于样本量较小(53名参与者),置信区间较宽(R² 95% CI 0.20-0.60)。

研究者使用BMJ指南推荐的方法重新计算了外部验证所需的样本量,具体假设如下:

  • 外部验证人群中的真实R²为0.40
  • 模型校准良好(校准截距为0,校准斜率为1)
  • 疼痛强度值的真实标准差为22.30
  • 目标置信区间宽度:校准截距≤5,校准斜率≤0.3,R²≤0.1

使用R语言代码“pmvalsampsize, type(c) rsquared(.4) varobs(497.29) citlciwidth(5) csciwidth(.3)”进行计算,结果显示:

  • R²:886人
  • 校准截距:184人
  • 校准斜率:258人
  • 残差:235人

因此,为了确保所有四项指标的精确估计,外部验证研究至少需要886名参与者。

04

总结与建议

合理估算临床预测模型的样本量,是提高模型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研究者应根据模型的开发阶段和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样本量计算方法。对于高模型强度的情况,建议使用基于模拟的方法进行样本量估算。同时,外部验证的样本量应充分考虑模型的泛化能力,确保结果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相关工具和资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