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柳江人化石年代之谜破解:生活在3.3万至2.3万年前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59: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柳江人化石年代之谜破解:生活在3.3万至2.3万年前

柳江人化石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古人类化石之一。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领衔的研究团队,通过综合运用放射性年代测定和地层沉积学研究方法,成功解决了柳江人化石长达66年的年代学疑团,将其生活年代精确到距今约3.3万年至2.3万年。这一发现不仅为理解早期现代人的演化和扩散模式提供了关键证据,也揭示了当时人类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存策略。


研究团队成员在采集研究样品。


柳江人遗址一角。

柳江人化石于1958年发现于广西柳州市柳江区通天岩洞,是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最为完整的化石人类骨架之一。其完整程度在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均较少见,对研究大区域内现代人的演化和扩散模式起到关键作用。但自其被发现以来,备受关注的年代一直悬而未决。

为解决柳江人的年代问题,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组成的研究团队,与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以及澳大利亚人类演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展了历时4年的综合研究工作。

研究团队首先对柳江人左侧股骨和上中门齿上剥落的化石碎屑进行铀系测年,得到结果约为2.3万—1.9万年。然而,研究团队意识到这种年代的差异可能源于对柳江人出土地层的记录和判断不准确。经过仔细观察,团队成员在柳江人左侧股骨的髓腔中发现了红棕色的黏土质沉积物,在颅骨的鼻腔中也发现了同样颜色和质地的沉积物。

研究人员将这些人骨上粘连的沉积物与洞穴地层沉积物进行比对,最终发现柳江人最可能出土自通天岩第三沉积单元的第二层。这是一层红棕色的黏土,颗粒较细,反映的是一种搬运动力非常弱的埋藏环境,这与柳江人胸椎和腰椎、腰椎和骶椎被发现的时候仍然关联在一起的状态是吻合的。也就是说,柳江人死亡后几乎是原地埋葬,没被长距离搬运过。

在确定了出土地层为第二层之后,研究团队着手对该层沉积物及整个堆积序列进行了系统的碳十四、铀系和光释光年代测定,结果显示第二层距今约2万—3万年,与初步的化石铀系测年不谋而合。随后,研究团队对柳江人左侧股骨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微损取样和铀系直接测年,从而得到化石铀系年龄范围约2.3万—2.1万年,进一步证实与沉积物测年所得到的年代区间相符。

柳江人化石在国内外学术界知名度较高,但在被发现的66年里,由于出土地层不甚明确,其生活时代一直存在争议,导致对其演化地位的解释难以被广泛接受。在3.3万—2.3万年这一新的年代背景下,柳江人的演化意义需要重新审视。

目前的证据表明,柳江人连同距今约4.1万—3.8万年的北京田园洞人和距今约3.9万—3.6万年的山顶洞人都是这一事件的重要参与者,而非距今10万年前更早的迁徙人群的成员。这种多样的文化适应和小型工具的发展反映的是当时古人类对斑块化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和潜在的迁徙互动。

相关专家表示,该研究所提供的新的年代数据,将为今后更多的区域性及全球性的现代人人群动态、行为适应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