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33%,居全省第一
贵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33%,居全省第一
“之前我们用水都是紧巴巴的,干旱的时候都是靠政府拖水来,水拖来我们这个池子里,每周星期三、星期六放水。”清镇市卫城镇金旗村村民吕永华回忆起过去用水的艰难时光,感慨万千。而现在,这样的情况已经成为了历史。
今年年初,贵阳市水务局、清镇市水务局多次实地调研,决定实施迎燕水厂(关口至克乃)管网延伸工程,解决金旗村饮水问题。9月份,工程顺利完工,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村民的家中。“现在一开水龙头都有水了,村民都非常满意。”吕永华说。
金旗村的变化,是贵阳市水务局全力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的一个缩影。2024年,贵阳市水务局以解决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高问题为重点,通过实施多个供水工程项目,让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11处供水工程惠及10万余人
今年初,市水务局组织有关区(市、县)紧扣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短板,围绕群众急难愁盼,认真谋划农村供水保障工程11处,纳入2024年度市委、市政府“治水”项目推动实施。这些项目包括修文县岩鹰山水厂延伸管网至六桶镇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久长街道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清镇市迎燕水厂(关口至克乃)管网延伸工程等。
截至目前,11处“治水”工程已建成投用,惠及农村人口约10.37万人,进一步提升了贵阳市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因地制宜解决供水难题
在息烽县温泉镇大尖山村,地势高、水源少,往年一到干旱季节用水就很困难。村民往往只能靠应急供水车取水维持生活需要。针对这一情况,息烽县水务局实施了大尖山应急供水工程项目。今年6月,项目顺利完工,温泉镇大尖山、光荣、高潮等5个行政村36个村民组7121人季节性缺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修文县洒坪镇东庄村谷革组,地势高、供水管网漏损较大,导致供水压力不足,供水不稳定。市水务局组织修文县水务局开展管网摸排“体检”,通过安装增压泵、维修疏通管网等措施,解决了当地供水难题。东庄村村民还自发给修文县水务局送来“为民办实事,水通民心暖”锦旗,表达感谢之情。
制度创新保障供水安全
为确保农村供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贵阳市水务局在管理上下功夫,组织各区(市、县)水务部门修订完善相关制度10余个,以制度规范工程管理。同时,成立8个现场督导组,聚焦问题整改开展现场督导,形成“市级统筹抓重点,县级落实抓具体”的工作格局。
据统计,2024年以来,贵阳市水务局梳理群众投诉多、期盼大、整改受益广的问题作为实事办理,目前已办理完成27件,惠及农村供水人口7.87万余人。
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贵阳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98.33%,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67.74%,自来水普及率和规模化供水率均居全省第一。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贵阳市水务局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更是贵阳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成果。
“农村供水保障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让群众喝上‘干净、安全’的放心水。”贵阳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