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探索过期药品回收新模式,专家建议建立长效机制
多地探索过期药品回收新模式,专家建议建立长效机制
随着家庭用药的普及,如何妥善处理过期药品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过期药品不仅可能失去疗效,甚至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威胁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因此,正确处理过期药品至关重要。
药店回收:最便捷的处理渠道
目前,药店回收是处理过期药品最为常见和便捷的方式。许多地方的药店都设有专门的过期药品回收箱,居民可以将家中过期药品送至最近的回收点进行回收。
线下定点回收
以厦门为例,当地设立了定点回收药店名录,市民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附近的回收点。在金尚路183号金泰药店,工作人员会对回收的药品进行详细登记,包括药品名称、生产企业等信息,并将其存放在专用回收箱中。这些药品最终会由主管单位统一回收并集中销毁。
线上回收
除了线下回收,一些地区还开通了线上回收渠道。例如,京东App推出了“过期药回收”服务,用户只需按照提示登记相关信息,就会有工作人员上门收件。完成回收后,用户还能获得优惠券。据统计,仅2023年10月底前,京东健康就已回收近3万笔订单。
地方实践
江苏省在过期药品回收方面走在前列。从2025年1月10日起,江苏省医药商业协会、江苏省执业药师协会联合举办“清理家庭小药箱 健康绿色伴你行”公益活动,在全省13个设区市137家零售连锁药店的719家门店设置过期药品回收点。这些回收点在属地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由工作人员检查、登记和分类过期药品,确保回收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其他正规处理渠道
除了药店回收,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其他处理方式。
社区回收机
一些地方借鉴垃圾分类的做法,在社区设置过期药品回收机。居民可以通过扫码完成药品投放,甚至还能根据药品重量获得相应的奖励,直接存入微信账户,以此提升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分类投放
如果无法通过上述渠道回收,居民也可以按照当地垃圾分类规定进行处理。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过期药品属于危险废物,应按有害垃圾进行回收。具体来说:
- 中药类药渣、药包应投入厨余垃圾箱
- 其余药品、药膏、药瓶等应投入有害垃圾箱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各地都在积极尝试,但过期药品回收仍面临一些问题:
- 普及度低:许多市民对回收点的存在并不知情,导致回收率不高
- 成本高昂:过期药品的回收、运输、销毁等环节成本较高,每吨处理成本可达万元
- 缺乏长效机制:现有的回收活动多为临时性、公益性的,难以持续
呼吁建立长效机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业内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药监部门的监管责任,规定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或行业协会的回收义务
- 建立科学回收体系:构建从回收到处置的全链条管理体系,确保过期药品不会再次流入市场
- 加强源头管控:规范药品销售行为,避免过度促销;推动药品包装规格多样化,减少浪费
-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过期药品危害的认识,增强回收意识
过期药品的处理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环境安全。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尽快建立长效机制,让过期药品得到妥善处理,同时也呼吁大家合理购药、定期检查药箱,从源头减少过期药品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