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阳县黄芪产业:从“中国黄芪之乡”到乡村振兴新引擎
固阳县黄芪产业:从“中国黄芪之乡”到乡村振兴新引擎
金秋九月,内蒙古固阳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黄芪丰收季。在“中国固阳·正北黄芪之乡”的金色田野上,收割机穿梭其间,一株株粗壮的黄芪破土而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近年来,固阳县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和政策支持,大力发展黄芪产业,不仅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生,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
政策引领,科技赋能
固阳县地处北纬41度,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这里黄芪的卓越品质。近年来,固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黄芪产业发展,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2021年,固阳县出台《推动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1-2025年)》,将黄芪产业园区建设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科技创新方面,固阳县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合作,共同建设黄芪种质资源圃,通过分子技术筛选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品种。同时,全县创建了4个黄芪绿色高产高效千亩核心示范区、3个标准化种植区和1个百亩标准化育苗区,集成示范“五统四控,三提两增”技术模式,有效提升了黄芪的品质和产量。
品牌建设,多元开发
固阳县积极打造“41°固阳献”区域公用品牌,推动黄芪产业从单一的原材料销售向多元化产品开发转型。目前,固阳县已开发出黄芪精粹固体饮料、中药饮片、压片糖果、黄芪酒等7大类272种单品,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2022年,固阳县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试点地区,开展黄芪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固阳黄芪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君康芪业等龙头企业,依托中国药科大学和固阳县农牧业产业园区共建的黄芪大健康产品开发联合实验室,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经济效益,富民兴县
黄芪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23年,固阳县黄芪产业年产值达6亿元,2024年有望突破10亿元。以红泥井村为例,2024年该村种植黄芪2.5万亩,总产量达2.4万吨,实现收入约7500万元,亩均收入近3000元。
产业的兴旺也带动了就业和村集体经济的增长。2023年,固阳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达到4438万元,是2022年的2.62倍。2024年前三季度,这一数字已达到4676.71万元,全年预计突破6000万元。
区域优势,未来可期
与全国其他黄芪主产区相比,固阳县黄芪具有独特的优势。固阳县黄芪种植面积达14.41万亩,占全国黄芪种植面积的六分之一,年产量4.6万吨。其产品不仅获得“中国固阳——正北黄芪之乡”称号,更有“北芪赛人参”的美誉。固阳黄芪色正、味甘、质密、糖分多、粉性足,黄芪甲苷含量超过药典规定标准,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蒙古黄芪优质代表。
展望未来,固阳县黄芪产业仍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在保持品质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增强品牌影响力?如何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些都是固阳县黄芪产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随着黄芪产业的蓬勃发展,固阳县正朝着“中国黄芪之都”的目标稳步迈进。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如今已因黄芪而焕发出勃勃生机。固阳县的实践证明,只有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