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从坑道战到<我的祖国>,志愿军精神的银幕传承
<上甘岭>:从坑道战到<我的祖国>,志愿军精神的银幕传承
“宽阔的大河波浪涌动,稻花的香味随着风飘荡在两岸。”每当这首歌的旋律响起,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上甘岭》中王兰在缺乏粮食、药品和水源的坑道里含泪唱《我的祖国》的经典场景。时光飞逝,已经过去了六十八年。这部124分钟的电影记录了一代人的宝贵回忆。每当回看,仿佛都能重返那个战争动乱却英雄辈出的时期,令人心潮澎湃。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上甘岭》的幕后故事,同时看看那些主演们如今的情况如何。
影片改编自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期间,美军以强大的火力攻击志愿军的两连阵地,战斗异常激烈,我方阵地被夷为平地。在这种严酷环境下,八连的士兵在连长张忠发的带领下坚守坑道。敌人不断发动进攻,而战士们表现出顽强抵抗,尽管面临缺水少粮,他们依然相互鼓励。卫生员王兰照顾伤员,她的歌声成为慰藉众人的心灵支柱。最终,这些勇敢无畏的战士牺牲小我,以极大的决心完成了坚守任务。这部影片生动再现了八连在逆境中英勇作斗争、坚持阵地直到胜利的重要历史时刻。
幕后的故事:真实为基础,热情为动力
《上甘岭》于1956年拍摄,距朝鲜战争结束仅三年。当时,毛主席希望将上甘岭战役这样的英雄史诗呈现在银幕上,以向全国人民传递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教育。这一光荣的任务最终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承担。
上甘岭战役的惨烈和其在战争史中的重要性无可比拟。导演沙蒙与林杉怀着对英雄的崇敬以及对历史的敬意,前往朝鲜进行实地考察。他们攀登了海拔超过一千米的五圣山,亲眼见证了当年战斗留下的痕迹,深刻体会到志愿军指战员令人震撼、感人至深的革命英雄主义。同时,他们还采访了一百多名曾参与这场战役的志愿军士兵,并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重要资料。
在创作过程中,沙蒙选择打破传统战争题材电影的局限。他并没有全面再现上甘岭战役,而是专注于志愿军某部8连连长张忠发和他的士兵们,将影片的视角聚焦于上甘岭战役中的一条坑道及一个连队,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展现人民军队无畏的精神。
电影里,连长张忠发的角色灵感来源于29岁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张计发,由他亲自讲述“一个苹果”的故事。同时,通讯员杨德才则源于黄继光英勇献身堵枪口的事迹。影片中的另一位角色——模范卫生员陈振安,其为战友提供饮水的场景在片中巧妙地在石缝下重现。
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编剧林杉感到需要一个能打动观众的角色。直到他看到一篇关于志愿军女战士王清珍的报道,他才决定添加女护士王兰这个角色。这一加入使得整个故事变得更加生动和有活力。
影片展示了志愿军士兵们的无畏与勇敢,他们用身体挡住枪口,搭成人梯,抱着炸药包和手握爆破筒直冲敌阵,这些场景都得到了充分展现。导演和编剧对众多英雄人物及其事迹进行了细致的提炼与概括,将其成功地融入到影片的剧情之中。
在挑选演员时,沙蒙坚持认为,演员的气质和外貌必须与角色相契合。尽管高保成年龄与角色设定存在差距,但沙蒙坚信他是最合适的人选。至于王兰一角,则由刚从校门走出的刘玉茹来饰演。她那清澈的目光和朴实无华的形象,与剧本中的王兰非常吻合。在拍摄过程中,刘玉茹全力以赴,将王兰这一角色演得真实而动人。
《我的祖国》成为了经典之作
提到《上甘岭》,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主题曲《我的祖国》。现如今,这首歌已深刻地铭刻在每位中国人的心中。
这首歌最初命名为《一条大河》,由被称为“乔老爷”的乔羽作词,但在发行时因需要而被更名为《我的祖国》。歌曲传达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和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们勇敢无畏的英雄气质。歌词简洁朴实,充满温暖和生动的情感。
导演沙蒙在读到这首歌词后,认为乔羽的第一句描绘的是长江,因此建议用“万里长江波浪宽”来替换,他觉得这样更加壮观雄伟。然而,乔羽坚持保留原句。他认为,“一条大河”可以代表所有中国的大河,比如长江、黄河等,其含义更为广泛,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家乡的那条河流,从而将对国家的情感与自己家乡的记忆紧密相连。现在看来,乔老确实是对的。
《我的祖国》是刘炽作曲的作品,这是他和乔羽的第二次携手合作。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小白楼创作这首曲子时,为了避免干扰,刘炽将门窗紧闭,甚至贴出了“刘炽已逝”的字样。几天后,他神奇地“复活”过来,完成了这部传世之作。
接下来这首歌的演唱者是一大难题。长影厂先后邀请了多位民歌歌手试唱,但结果都未能达到预期。最后,乔羽推荐郭兰英来试一试。郭兰英的演唱风格亲切自然,得到了长影厂的一致认可。在完成歌曲录音后,第二天便向全国播出,引起了听众们热烈的反响。
自从电影《上甘岭》上映以来,《我的祖国》便广受欢迎,深植人心,如今依然风靡全国,被誉为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歌曲之一。2007年,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也搭载了这首曲子。
演员的现状:时光荏苒,英雄永驻
如今,时光荏苒,那些曾经在银幕上熠熠生辉的英雄们,也各自踏上了不同的人生旅程。
高保成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位著名演员,擅长塑造坚毅的角色。他的银幕处女作就是《上甘岭》。在影片中,他饰演的张忠发形象深受观众喜爱,既体现了勇敢无畏的一面,又略显冲动。张忠发性格直率、忠诚,并能适度控制情绪,在成功偷袭敌军之后,不禁露出了欢笑,更添了一丝稚嫩和可爱。
他成功地塑造了连长张忠发这个经典角色,之后在影视圈继续活跃,参演了许多作品,如《狼牙山五壮士》《闪闪的红星》《暴风骤雨》和《人生》等。他出色的演技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于2004年去世,享年78岁。
刘玉茹所饰演的王兰,清新脱俗而又勇敢坚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甘岭》是她参与的首部也是唯一的一部电影。通过真诚的表演,她将王兰这一角色永远铭刻在了观众心中。
当年她拍完《上甘岭》后,丈夫被定为“右派”,这让她的生活经历了巨大的变故,被下放到农村务农。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中,她严重罹患脉管炎。虽然后来得到了平反,但她选择悄然告别演艺事业。2021年2月,刘玉茹因感染新冠病毒在美国去世。
影片中,不仅刘玉茹一生只演过《上甘岭》这部电影,李树楷饰演的师长角色也同样只有这一部作品。他在片中的戏份颇多且很真实,因此许多观众对这个角色印象深刻。李树楷主要从事艺术管理工作,他曾创作并参演多个话剧,与白刃、洛丁共同编剧的话剧《兵临城下》,后来还被改编为电影。他于1997年去世,享年75岁。
饰演毛四海的白英宽参与的首部电影是《上甘岭》。他塑造了为了保护战友而勇敢牺牲、炸毁碉堡的志愿军战士毛四海,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他还出演了《患难之交》《春水长流》《云雾山中》《古刹钟声》《芦笙恋歌》和《不该发生的故事》等多部影片。白英宽于2022年在吉林长春逝世,享年94岁。
徐林格在电影《上甘岭》中饰演七连的指导员孟德贵。尽管他在影片中担任重要角色,但出场的时间并不多,因为他的出现很快就因受伤而被绷带包裹住了脸,观众难以看清他的真实面貌。然而,他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他又在《霓虹灯下的哨兵》和《柳堡的故事》两部影片中继续以指导员身份亮相,因此他被称为“指导员专业户”。可惜的是,他于1974年因肝癌去世。
在电影《上甘岭》中,张亮饰演的通讯员杨德才这一角色是以黄继光为原型创作的。影片中,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军的枪口,那句“连长,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至今仍让人感动。之后,张亮参与了《情长谊深》《林家铺子》《青春之歌》《革命家庭》和《喜盈门》等多部作品,并曾执导过话剧《救救她》、《徐洪刚》,以及电视剧 《娇女》和《胭楼记》。如今他正乐享晚年生活。
尽管《上甘岭》那段悲壮激昂的历史已经逐渐远去,但参与演出的老艺术家们大多已离我们而去。然而,《我的祖国》的旋律仍在耳边回荡。那种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关心和平的“上甘岭”精神,始终鼓舞着人们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