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3-6岁儿童的三大核心习惯培养
划重点!3-6岁儿童的三大核心习惯培养
3-6岁是孩子习惯养成和个性塑造的黄金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都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他们接受能力强,模仿能力强,能快速吸收外界的信息,并形成稳固的行为模式。因此,这个时期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3-6岁,是孩子习惯养成和个性塑造的黄金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家长该如何把握这个黄金期,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培养好性格,为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神经科学的研究,孩子的大脑在3-6岁这个阶段处于极其活跃的状态,神经连接(突触)在迅速增加。因此,这个时期孩子的学习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都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他们接受能力强,模仿能力强,能快速吸收外界的信息,并形成稳固的行为模式,也更容易形成习惯,而在这个阶段形成的习惯也往往会伴随孩子一生。好的习惯,比如:按时作息、认真学习、礼貌待人……一旦在这一阶段稳固下来,将会在孩子的未来学习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想要帮助孩子在这一黄金时期养成好习惯、塑造好性格,那了解这一时期孩子在生活、交往、学习方面的发展特点就显得非常重要。
生活方面
相较于3岁前,3-6岁这个阶段孩子的自主意识显著增强,他们充满好奇心和活力,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来学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展现出对独立性的追求,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成人的安排,而是更愿意亲自动手,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孩子的生活能力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通常会遵循:依赖他人——自理——为集体(他人)服务,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孩子从依赖到自立的成长轨迹,也是他们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交往方面
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通过模仿、同化、强化和体验来学习社会交往技能。3-4岁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倾向于独自玩耍,交往被动,肢体语言在交流中占主导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4-5岁的孩子开始去自我中心化,愿意主动参与活动,结交固定玩伴,并展现出帮助、分享等积极交往行为,尽管在交往技能上仍有欠缺。到了5-6岁,孩子们已经有了固定的玩伴,能够主动发起或加入游戏,与同伴协商和讨论,正义感也开始显现。这一阶段的儿童在社交互动中逐渐从自我中心转向他人中心,从被动交往发展到主动参与,从简单的肢体交流进步到复杂的语言沟通,体现了他们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成长和变化。
学习方面
3-6岁儿童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阶段紧密围绕直接经验和日常生活。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通过游戏和生活实践来学习,其中玩耍是他们探索世界、发现新事物、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主要方式。3-4岁的孩子思维具体形象,他们通过模仿来学习,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喜欢提问,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随着成长,5-6岁的孩子开始展现出更具有逻辑性的思维,行为更有条理,自我意识增强,开始形成个性倾向。他们对道德感、合作意识和审美观有了初步的认识,自制力和自觉性得到提升。然而,他们的行为仍易受情绪和外界影响。因此,需要正确引导,帮助孩子明辨是非,逐步规范行为,促进其全面发展。
到底,如何科学养成好习惯?
行为示范,以身作则
3-6岁孩子如同海绵,吸收家长的行为习惯,模仿是他们学习的第一步。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非常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通过观察父母、老师和身边其他人的行为,来模仿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所以,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我们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礼貌用语、守时、整洁等,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模仿并形成自己的习惯。
鼓励成长,正向支持
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萌发,渴望独立。这种独立意识的萌发为他们的习惯培养提供了动力。例如,他们会喜欢自己整理玩具、自己穿衣服、自己完成简单的任务。这正是培养自律性和责任感的好时机,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让孩子在独立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3-6岁的孩子对规则的理解开始增强,他们能够逐步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规则和要求。这个阶段,如果家长能够为孩子建立固定的生活作息和行为规范,比如固定的吃饭、睡觉、游戏时间,孩子就会逐渐把这些行为模式内化为日常习惯。同时,重复性行为有助于巩固习惯,反复的执行让行为模式在大脑中“根深蒂固”。习惯是重复的结果,规则的坚持让行为内化为生活方式。
今年6月,成都市教育局召开了全市“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创新实践启动会”,发布了《成都市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试行)》和《建议清单》。重点聚焦热爱生活习惯、乐意交往习惯、喜欢学习习惯三种核心习惯养成的15个养成重点,提出了主要的养成目标,包括:
- 生活习惯的培养
旨在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知晓安全卫生,培养孩子喜欢运动、热爱劳动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 交往习惯的培养
交往习惯的培养,旨在教导孩子学会自我肯定、友爱同伴、行为规范、文明礼貌、热爱集体,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有助于他们融入社会,也是未来社交能力的基础。
- 学习习惯的培养
旨在培养孩子好奇好问、专注坚持、勇于探究、喜欢阅读、多元表达,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健康与自律的基础,良好的交往习惯是孩子情商与社交能力的奠基,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孩子终身学习的动力。在3-6岁儿童发展的黄金时期,教育的核心在于抓住这一阶段的成长规律,从生活、交往、学习三大核心习惯的培养入手,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过,生活、交往、学习三种核心习惯并不是割裂、对立的,而是每一个儿童都可以,且应该养成的行为习惯。所以,在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三种核心习惯的相互渗透、整体培养。
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孩子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能够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加自信和从容,还能够在他们面临挑战和变化时提供支持和指导。这些习惯都将成为孩子性格的一部分,影响着他们的决策和行为,最终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他们的未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