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吕留良:明末清初的学术巨匠与反清斗士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04: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吕留良:明末清初的学术巨匠与反清斗士

1660年,杭州孤山。两位学者的相遇,注定要在中国思想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吕留良与黄宗羲初次见面,两人一见如故,迅速成为挚友。他们不仅在学术上相互切磋,还在藏书方面展开合作。吕留良曾委托黄宗羲购买祁氏澹生堂藏书,尽管这一过程引发了一些争议,但足见二人关系之密切。

吕留良(1629-1683),字庄生,一字用晦,号晚村,别号耻翁、南阳布衣、吕医山人等,暮年为僧,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他出生于浙江崇德县(今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祖上在明朝世代为官。吕留良幼时即“颖悟绝人”,八岁能文。十岁时,三兄愿良建澄社于崇德,东南士子千余人,往来聚会,征选诗文,评议朝政,留良深受影响。

崇祯十四年(1641),孙子度建征书社于崇福禅院。时留良十三岁,以诗文入社,大得子度赞赏,并被视为畏友。吕留良博学多艺,有二十四绝技,“凡天文、谶纬、乐律、兵法、星卜、算术、灵兰、青乌、丹经、梵志之书,无不洞晓。工书法,逼颜尚书、米海岳,晚更结密变化。少时能弯五石弧,射辄命中。余至握槊投壶、弹琴拨阮、摹印斫砚,技艺之事皆精绝。然别有神会,人卒不见其功苦习学也。”

明亡后,三兄吕愿良随史可法镇守扬州,吕留良与侄儿吕宣忠(长留良四岁)于顺治二年(1645),散家财召募义勇,与入浙清军抗衡。宣忠曾署总兵都督佥事。当时,在其友人董时雨的操持之下,四处连络,苦心经营。监国鲁王加封宣忠为扶义将军,给与敕印,令其还至太湖,率部抗清。后大战清兵于澜溪(太湖下游,乌镇附近),兵败。宣忠遣散所部,入山为僧,后因探父病回家被捕遇害。就义之日留良曾为其送行。国仇家恨,使留良痛心疾首,乃至“幼素有咯血疾,方亮工(吕宣忠)之亡,一呕数升,几绝。”后来他把这一时期的诗作结集称为《万感集》。由于在抗清战斗左股中箭,留下终身创伤。《厉耦耕诗》记载有“箭瘢入骨阴辄痛,舌血溅衣洗更新”的诗句。其弟子严鸿逵注谓:“子自言左股曾中箭,遇天雨辄痛。”

顺治八年(1651)冬,其兄吕愿良在贫病饥寒中死去。由于儿子宣忠已死,吕留良为其操办后事。顺治十一年(1655),陆文霦约请吕留良一起评选八股文时,吕留良欣然应允。于是,他们两人在吴门集市租了一间房子,从事评点工作。因为他们评选的是从清朝入主中原后顺治三年(1646)开始八股取士到顺治十一年(1654)共五科的文章,故名《五科程墨》。留良借评选时文以宣扬“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其民族气节对士人学子影响极大。

顺治十六年以后,吕留良结识浙东余姚著名学者黄宗羲、黄宗炎兄弟和宁波隐士高斗魁。吕留良嗜砚成癖,曾自言:“予幼嗜砚石,所蓄不下二三十枚。”吕留良的长子葆中称父亲吕留良“摹印斫砚,技艺之事皆精绝”。黄宗羲从其所好,赠予吕留良一方八角砚。吕葆中即于此时从黄宗羲问学。两年后,二兄茂良以留良外务过多,荒废学业,强留于崇德西门内祖居友芳园之梅花阁,教子侄辈读书。康熙二年(1663),黄宗羲应聘至梅花阁执教。留良与宗羲、宗炎、吴之振、吴自牧、高旦中等,相聚于园内水生草堂,时相唱和,黄宗羲所作有《水生草堂唱和诗》。当时他们还一起选编《宋诗钞》,“联床分擎,蒐讨勘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作为常熟的著名诗人和藏书家,钱谦益对吕留良影响深远。康熙三年(1664年),吕留良与黄宗羲等人一同拜访钱谦益,并请他为自己改字为“留侯”。钱谦益还为吕留良整理的《吕愿良诗集》作序,展现了他对这位年轻学者的认可。

吕留良最后一次去常熟看望钱谦益是康熙三年(1664)四月,同行的还有黄宗羲、黄宗炎、高旦中和吴之振,恰逢钱谦益得病,钱便以后事相托。次月钱谦益卒,黄宗羲有诗《钱宗伯牧斋》悼念之,从其末句“平生知己谁人是,能不为公一泫然”,可见钱氏在东南士子心中的地位。

吕留良的生平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于1629年,卒于1683年,享年55岁。他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祖上在明朝世代为官。吕留良幼时即“颖悟绝人”,八岁能文。明亡后,他与侄儿吕宣忠散家财召募义勇,与入浙清军抗衡。顺治十年(1653)应试得诸生,但一直与坚持抗清的张煌言等保持联系。

吕留良是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他博学多艺,有二十四绝技,凡天文、谶纬、乐律、兵法、星卜、算术、灵兰、青乌、丹经、梵志之书,无不洞晓。他与陆文霦一起评选八股文,宣扬“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其民族气节对士人学子影响极大。

然而,吕留良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最终因文字狱而遭殃,雍正年间被追加罪名,惨遭戮尸。他的子孙及门人等或被戮尸,或斩首,或流徙为奴,罹难之酷烈,为清代文字狱之首。同年,去世46年后的汤斌等恭顺文人被树立为榜样,入祀"贤良祠"。吕留良著述多毁,现存《吕晚村先生文集》、《东庄诗存》。

吕留良的交游圈广泛且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学术与文学成就。他的思想与行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更是一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他的故事至今仍激励着后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