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市场规模破8万亿,“三社联动”开启养老新模式
智慧养老市场规模破8万亿,“三社联动”开启养老新模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让老年人过上高质量的生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三社联动”模式与智慧养老的结合,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三社联动”:养老服务的新模式
“三社联动”是指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的协同合作,通过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这一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养老服务体系的不足,还能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形成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智慧养老:科技赋能“享老”生活
智慧养老是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准的健康及养老服务。据《智慧养老产业白皮书(2019)》统计,我国智慧养老产业规模从2014年的0.17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2万亿元。2022年,我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已达8.2万亿元,预计2024年或将超过11万亿元,2050年将达到22万亿元。
“三社联动”+智慧养老:创新实践案例
新加坡:智能传感器项目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于2015年开始研发智能传感器项目,通过在老人家中安装多种传感器,无需使用摄像头,即可通过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各项指标。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冰箱门、沙发或门口等地区,推测老年人的用餐情况、体重或社交状态,判断老年人频繁开关门或突发重病、行动异常等情况。该项目已进入实地测试阶段,获得老年人家庭较好反馈。
荷兰:机器人养老项目
荷兰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之一,荷兰政府将科技和养老相结合,在智慧养老领域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完善健康衰老理念。荷兰强调“健康衰老”,即在一个人身体机能还完善时,鼓励老年人发挥自己的机能独立生活;在老年人真正需要照料时,通过制度和服务提供必要的帮助,维护老年人尊严。二是构建生命公寓模式。生命公寓的价值理念包括“YES文化”以及“用进废退”的理念,,即尽可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鼓励老年人保持自理能力。此外,还提倡“泛家庭”文化,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交和被关怀的氛围。三是完善综合护理计划。荷兰实施了全国老年人护理计划(NPO),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支持与福利,收集体弱老人的情况、评估他们的需求并提供完善的综合护理。
中国:家庭智慧养老床位项目
北京市西城区加强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建设管理,通过物联网智能终端与养老驿站照护服务,将原本只能在养老机构提供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带入老年人家庭中。这种方式帮助失能老人家庭解决了照护难题,同时也提高了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三社联动”智慧养老模式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 政策支持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 技术研发和人才队伍建设需持续加强
- 跨部门协作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
-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
-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 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 推动跨部门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三社联动”智慧养老模式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创新,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的协同合作,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为老年人打造了一个安全、便捷、温馨的“享老”环境。我们期待这一模式能够在更多地方落地生根,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