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HIV治疗新突破:每周一次口服药物展现高抑制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38: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HIV治疗新突破:每周一次口服药物展现高抑制率

每2年举行一次的HIV Glasgow大会,是欧洲乃至全球艾滋病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科学术会议。2024年的HIV Glasgow大会于当地时间11月10-13日在英国举行。本次大会的首场口头报告是针对HIV长效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每周一次口服Islatravir联合Lenacapavir用于病毒学抑制的HIV感染者:第48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代谢变化

核苷逆转录酶易位抑制剂Islatravir(ISL)和衣壳蛋白抑制剂Lenacapavir(LEN)具有较强的抗HIV活性,且半衰期均较长。II期研究(NCT05052996)针对使用比克替拉韦/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B/F/TAF)达到病毒学抑制的HIV感染者,随机(1:1)转换为ISL+LEN(ISL 2 mg + LEN 300 mg)或继续使用B/F/TAF。近期举行的IDWeek大会,报道了该研究的48周疗效,结果显示,ISL+LEN组和B/F/TAF组的病毒学抑制(HIV-1 RNA<50 copies/mL)率分别为94.2%(49/52例)和92.3%(48/52例);且安全性良好,没有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3级AE、严重AE或导致停药的AE;两组患者的CD4+ T细胞(-12 vs. -29/µL;P=0.88)或淋巴细胞(-0.07 vs. -0.03 x 103/µL;P=0.23)变化均无显著差异。

这次HIV Glasgow大会更新的数据中,增加了代谢性结果和治疗依从性数据。从基线到研究结束,ISL+LEN组和B/F/TAF组的中位体重变化分别为-0.2kg(IQR:-2.7, 3.0)和+0.1kg(-1.9, 2.7),BMI变化分别为-0.05 kg/m2(-0.95, 0.91)和+0.03 kg/m2(-0.64, 0.84)。到第48周时,ISL+LEN和B/F/TAF的平均依从性分别为99.2%和98.1%。

总结和点评

目前已有每年6次或2次的长效注射疗法,部分HIV感染者可能不适应注射反应。为了满足HIV感染者的更多偏好,ISL+LEN这类更加简便、且延长治疗间隔的口服制剂也可称为潜在治疗选择。这项初步的II期研究显示该周疗口服组合用药具有较高的48周病毒学抑制率,且安全性良好,对体重或BMI的影响较小,治疗依从性也高达99.2%,该治疗方案的临床优势已经初步凸显。期待未来有扩大样本的III期研究进一步验证该治疗方案。

长效肌注卡替拉韦+利匹韦林在男性和女性生殖液及直肠组织中的浓度及HIV-1 RNA抑制情况

长效(LA)肌注卡替拉韦(CAB)+利匹韦林(RPV)已在国内外获批。该方案可用于HIV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本次HIV Glasgow大会报道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卡替拉韦和利匹韦林在生殖液和直肠中的分布情况以及HIV-RNA的抑制情况。

该研究纳入了16名男性和15名女性且达到病毒学抑制的HIV-1成人感染者,将ART转换为口服卡替拉韦+利匹韦林,然后在第4周和第8周肌注卡替拉韦 600mg+利匹韦林900 mg,之后每8周一次。在第16周时,测量男性血浆(BP)、精浆(SP)、直肠组织(RT)以及女性宫颈阴道液(CVF)中的给药前总药物谷浓度(Ctrough)和蛋白结合部分。在基线时和第16周时评估血浆、精浆、直肠液(RF)和宫颈阴道液中的HIV-1 RNA。采用经验证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药物浓度,通过实时PCR测定HIV-1 RNA。

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岁(28–66岁),ART治疗时间为132个月(12–311个月),CD4细胞计数为729个/μL‌(380–1146个/μL‌)。研究结果显示:

  • 精浆中卡替拉韦和利匹韦林的总药物谷浓度Ctrough分别为23.3(10.10–130.00)和2.65(1.47–9.37)ng/mL,分别相当于血浆浓度的2%(1–11%)和8%(4–12%)。
  • 直肠组织中卡替拉韦和利匹韦林的总Ctrough分别为90.01(54.35–138.77)和38.57(19.68–79.64)ng/g,分别相当于血浆浓度的9%(5–20%)和112%(72–142%)。
  • 宫颈阴道液中卡替拉韦和利匹韦林的总Ctrough分别为15.63(1.79–428.23)和21.41(0.13–47.77)ng/mL,分别相当于血浆浓度的0.73%(0.14–16%)和48%(0.74–107%)(表1)。
  • 与血浆中>99%的蛋白结合率相比,精浆、直肠组织和宫颈阴道液中卡替拉韦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57%、72%和32%;而利匹韦林的蛋白结合率则分别为97%、94%和95%(表1)。
  • 从基线到第16周,所有受试者的血浆、精浆、直肠液和宫颈阴道液中的HIV-1 RNA均保持在<20拷贝/mL。

总结和点评

尽管卡替拉韦在精浆、直肠组织和宫颈阴道液中的总分布较低,但估计的非蛋白结合(活性部分)浓度远高于野生型HIV-1的半最大有效浓度(EC50)值(0.10 ng/mL)。在精浆中观察到利匹韦林的浓度较低,但在直肠组织和宫颈阴道液中,其总浓度和非蛋白结合浓度的中位数分别超过了经蛋白校正的90%抑制浓度(IC90,12 ng/mL)和EC50值(0.27 ng/mL)。在转换卡替拉韦+利匹韦林治疗后,血浆、生殖液和直肠液中的HIV-RNA均达到<20拷贝/mL的抑制水平。这些数据为了解卡替拉韦和利匹韦林治疗HIV提供了药效学参考。

Lenacapavir联合广谱中和抗体Teropavimab和Zinlirvimab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Lenacapavir(LEN)是首个获批用于治疗成人多重耐药HIV-1感染的衣壳蛋白抑制剂;而Teropavimab(TAB, GS-5423)和Zinlirvimab(ZAB, GS-2872)均为广谱中和抗体(bNAbs),目前正在评估三者联合半年一次给药的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一项随机、Ib期研究(NCT04811040)中,参与者接受了LEN + TAB联合低剂量或高剂量ZAB的治疗,并根据ZAB的剂量分层评估了该联合用药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纳入了HIV-1病毒载量被抑制的成人(HIV-1 RNA <50 copies/ml),这些患者根据HIV-1前病毒表型(PhenoSense单克隆抗体试验IC90 ≤2 μg/ml)分为两组:主要队列(对两种bNAbs均高度敏感)和试点队列(仅对一种bNAb高度敏感)。两组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两个治疗组:LEN(口服导入剂量后皮下注射927 mg)+ TAB(静脉注射30 mg/kg)+ ZAB(低剂量:静脉注射10 mg/kg;或高剂量:静脉注射30 mg/kg)。此前已报告了主要队列第26周的数据。在本分析中,研究人员通过第26周评估了两个队列按治疗组划分的汇总的病毒学结局(使用美国FDA Snapshot算法)和安全性结局。

共有32例HIV感染者被随机分配;31例接受了完整的研究方案;1例因重大方案违背而重新开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并被排除在分析之外。参与者中:19%为女性,22%为黑人,31%为西班牙裔/拉丁裔。基线时,中位年龄为48岁,平均CD4计数为992 cells/μL。第26周时,低剂量组中14例中有3例(21%)和高剂量组中16例中有0例(0%)HIV-1 RNA ≥50 copies/mL(表1)。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AEs);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与皮下注射LEN相关的注射部位反应。

总结和点评

抗体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抗HIV治疗策略,但中和能力不足以及中和广度有限可能导致多重耐药发展。既往研究显示广泛中和抗体TAB和ZAB(与3BNC117和10-1074相同的HIV包膜靶点)具有抗HIV活性,但即使抗体浓度较高,仍有将近四分之一的患者出现病毒反弹。因此,联合不同靶点的bNAbs可能是减少耐药发生的重要策略。这项LEN联合TAB和ZAB的Ib期研究初步取得了积极结果,高剂量组的病毒学抑制率达100%,且同样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期待未来能有III期研究进一步验证。然而,相对于LEN皮下注射而言,bNAbs需要静脉注射,即便用药间隔为半年一次,静脉注射的便捷性优势并不明显。

参考文献

[1]Amy E. Colson, et al.Once-weekly islatravir plus lenacapavir in virologically suppressed PWH: week 48 safety, efficacy and metabolic changes. HIV Glasgow 2024. abstract O21

[2]Amy E. Colson, et al. Week 48 Results of a Phase 2 Study Evaluating Once-weekly Oral Islatravir Plus Lenacapavir. IDWeek 2024; Abstract 577.

[3]Analuz Fernández, et al.Cabotegravir and rilpivirine concentrations and HIV-1 RNA suppression in male and female genital fluids and rectal tissue in people with HIV on antiretroviral therapy with long-acting intramuscular cabotegravir plus rilpivirine.HIV Glasgow 2024. abstract O22

[4]Susan J. Little, 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analysis of lenacapavir with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teropavimab and zinlirvimab, in people with HIV-1 highly sensitive to one or both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5]Eron JJ, Little SJ, Crofoot G, Cook P, Ruane PJ, Jayaweera D, et al. Safety of teropavimab and zinlirvimab with lenacapavir once every 6 months for HIV treatment: a phase 1b, randomised, proof-of-concept study. Lancet HIV. 2024;11:e146-55.

[6]Gautam R, Nishimura Y, Gaughan N, et al. A single injection of crystallizable fragment domain-modified antibodies elicits durable protection from SHIV infection. Nat Med 2018; 24: 610–16.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