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PSIC指南》教你预防导尿管感染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38: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PSIC指南》教你预防导尿管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是医院内常见的感染类型之一,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成本。根据《APSIC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指南》,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预防措施:

01

一、导尿管的正确使用和选择

1. 适应症和留置时间

  • 对所有患者都应减少导尿管的使用和留置时间。
  • 尽量避免对尿失禁的住院患者或家庭患者使用导尿管。
  • 手术患者只在必要时采取导尿,不应将导尿作为常规操作。
  • 手术患者具有留置导尿适应症时,最好在术后24小时内尽快拔除导尿管。

2. 导尿管材质的选择

  • 使用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涂尿管能有效阻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减少菌尿的发生率。
  • 间歇性导尿的患者首选亲水性超滑导尿管。
  • 对于有频繁梗阻的患者,硅胶材料的导尿管相对于其他材料的导尿管更有助于降低患者长期置管感染的风险。

3. 置管技术要点

  • 留置导尿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
  • 在置管前后或者任何导尿相关操作的过程中,都要保持双手的清洁度。
  • 掌握无菌插管技术和无菌导尿技术并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才能施行导尿术。
  • 在医院紧急救护过程中,确保采用无菌技术和无菌器材进行留置导尿。
  • 在留置导尿后固定导尿管,防止导尿管移动及尿道牵拉。
  • 无特别临床指征时,一般选取与引流效果相匹配的最小孔径的导尿管,以减少对膀胱颈及尿道的损伤。
02

二、留置尿管期间的护理要点

1. 无菌操作和密闭系统维护

  • 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如果违背了无菌原则、引流装置断开或发生尿液漏出时,需在无菌操作下更换无菌的导尿管及引流装置。
  • 使用已连接好的、密封的导尿管进行导尿。
  • 保持尿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及引流管扭曲,集尿袋始终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
  • 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排空集尿袋中尿液。排放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尿袋开放活塞接触未灭菌的集尿容器。

2. 日常护理和阻塞管理

  • 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和护理方法,使其认识到尿路感染的重要性。
  • 清洁尿道口、尿道口周围区域和导管表面:每天洗澡或使用清水/生理盐水清洁,清洁后可采用5ml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洒尿道口周围皮肤、黏膜,导尿管体外段自尿道口往下6cm范围及3个导尿装置接口处,分别每次喷洒3 喷,每日2 次。
  • 鼓励患者多饮水达到内冲洗的目的,并协助更换卧位。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有结晶时应膀胱冲洗,每周尿常规检查一次。患者离床活动时,导尿管及集尿袋应妥善安置。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注意要及时打开引流管,以保持引流通畅。
  • 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尿管的保护,不应把导尿管浸入水中,2%氯己定的洗浴用水可以有效减少感染机率。
  • 若导尿管不慎脱出或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
  • 保持导尿管及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面。
  • 导尿管一尿袋引流管接口无需使用复杂装置或者使用胶带。
  • 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
  • 尿液引流不畅时,若是管道扭曲或打折,及时进行纠正。

3. 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

  • 采集标本时应执行无菌原则。如果只需要少量的标本行尿液检测(尿常规、尿培养),应在使用消毒剂清洁导尿管接头后,用去针头的注射器从导尿管接头处抽吸尿液。
  • 如需大量尿液标本,则从尿袋中抽取尿液。
  • 如果怀疑尿路感染,尿液标本的取得时机应在抗感染治疗之前。
  • 尿路感染后,尿液标本从新置的导尿管中获得,有利于指导治疗。
  • 如果终止导尿,尿液标本可以从中段尿中获得。
  • 长期导尿患者建议新置导尿管后再取得尿液标本。
03

三、拔管指征的评估

  • 手术患者具有留置导尿适应症时(除了因其它适应症需要持续导尿时),最好在术后24小时内尽早拔除导尿管。
  • 责任护士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及时与医生沟通,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