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PFA技术引领房颤治疗新突破,有效率高达85%
微创PFA技术引领房颤治疗新突破,有效率高达85%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疾病,全球约有6000万人患有此病。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本文将为您介绍心房颤动的最新治疗进展,特别是脉冲场消融(PFA)这一新型微创导管房颤消融技术的优势。
心房颤动治疗新进展
心房颤动(房颤)指心房传电的频率出现异常,导致心脏急速及不规律地跳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疾病,全球约6000万人患有心房颤动。40岁以上人士,四分之一的人有患房颤的风险。房颤患者比常人中风风险高5倍,心力衰竭风险高3倍,死亡率也会增加2至3倍。房颤症状包括心跳心悸、气喘、胸闷、头晕、晕厥;然而部分患者发病并无任何症状。房颤可以是阵发性的,亦可以是长期持续性,因此一般静态心电图可能难以诊断。
心房颤动的治疗
医生也许需要通过24小时或者更长程(如7天)的动态心电图辅助诊断。心房颤动的治疗,主要分两个方面:中风预防和心律/心速控制。对于属中风高危的房颤患者,要长期服用抗凝血药,以减少心内血栓形成和中风的危险。对于中风高危合并高出血风险的房颤患者(如曾经脑出血或肠胃出血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微创左心耳封堵手术,以同时减低出血与中风风险。至于心律控制方面,可以透过药物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能够减慢心速、控制心律,但并不能根治心房颤动,超过一半患者服药后仍会复发,而且药物亦伴随副作用。患者亦可通过导管消融手术控制症状或减低死亡率和心力衰竭住院风险。心房颤动的根源来自肺静脉肌袖神经细胞的不规律电流活动。心房颤动消融手术的基础是肺静脉隔离,以防止肺静脉内异常的电流讯号进入左心房并干扰正常心脏节律。于各种消融手术中,脉冲场消融(PFA)是目前最新最有效的新型微创导管房颤消融技术,毋须开胸。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脉冲场消融手术一年成效可高达85%,并发症发生率已降低至约2.5%,手术时间也可大大缩短到2至3小时左右。
本文原文来自信報財經新聞《心聲心事 — 心房顫動治療新進展》,由香港心脏专科医生陈杰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