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脑白质纤维中的上纵束:结构组成与功能解析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14: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脑白质纤维中的上纵束:结构组成与功能解析

胶质瘤通常会侵袭大脑皮质下的白质纤维,因此了解白质纤维的解剖结构对于神经外科医生来说非常重要。本文将逐步介绍脑内的白质纤维,首先从上纵束(SLF)开始。

白质纤维的组成

大脑的白质主要由有髓鞘包裹的神经纤维束组成,这些纤维束在大脑半球和脑干中形成一个复杂的三维结构。根据纤维束的经过和联系,脑内白质纤维通路可以分为三种:

  1. 联合纤维(Association fiber):连接同一半球内的不同脑区
  2. 连合纤维(Commissural fiber):连接左右两个半球
  3. 投射纤维(Projection fiber):连接大脑皮质和下位中枢

上纵束(SLF)

上纵束(Sup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 SLF)是一组连接大脑前后区域的双向神经纤维束,主要位于大脑半卵圆中心的外侧,连接额叶、枕叶、顶叶和颞叶。

SLF可以进一步分为三个部分:

  1. 额顶段(SLF I、II、III):起源于顶叶的角回和缘上回,终止于中央前回和额下回后部(Broca区)。其中:
  • SLF I主要调节运动功能
  • SLF II与工作记忆、空间注意等功能相关
  • SLF III参与发音调节和工作记忆等
  1. 颞顶段:起源于颞上回和颞中回的后部(Wernicke区),垂直走向顶叶下部

  2. 颞额段(弓状束,AF):直接连接颞叶后部和额叶后部,主要功能是传导语音系统信号

上纵束的功能

传统的语音通路有两条平行的连接通路:

  1. 直接通路:即经典的弓状束(AF)
  2. 间接通路:包括水平段和垂直段,分别连接Broca区和顶叶下部,以及顶叶下部与Wernicke区

上纵束在语言处理、空间认知和运动控制等高级认知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损伤可能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