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家建议:青少年每周运动150-225分钟,可改善心理健康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24: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建议:青少年每周运动150-225分钟,可改善心理健康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科学研究表明,运动不仅是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殷莉指出,身体运动可以刺激青少年的肌肉状态和大脑,激活情绪,在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中构建良性循环。运动不仅能激发和促进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反应速度,还能促使身体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提升情绪状态,进而对心理产生积极影响。

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境和情绪,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自信心。团体运动如足球、篮球、排球等,可以帮助青少年获得更多的社交支持和情感联系。竞争激烈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则能增强青少年的应变水平和抗压能力。

面对不同负面情绪,体育运动的调节作用也有所不同。焦虑不安时,可以选择瑜伽、游泳等抗压运动,让肌肉放松,有助于平静神经系统;愤怒焦躁时,可以选择消耗性强、节奏稍快的体育锻炼,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等;抑郁悲观时,参加集体性的体育项目、跑步等有氧运动,可以较好缓解青少年状态。

然而,当前青少年运动的现状令人担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80%以上的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在中国,这一比例同样居高不下。运动不足不仅影响身体健康,更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运动对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一项针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研究显示,叙事护理联合有氧-抗阻运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研究发现,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QM)中面对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而屈服与回避维度得分则低于对照组。

专家建议,青少年每周应进行3-5次运动,每次约45分钟。具体运动类型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选择,但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团体运动各有其独特优势。例如,舞蹈、慢跑和瑜伽被认为是缓解焦虑和抑郁的最佳运动。

为了促进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学校应增加体育课程,提供多样化的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家庭则应鼓励孩子参与运动,甚至可以与孩子一起运动,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社区也可以组织青少年运动活动,为他们提供运动的场所和机会。

运动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心灵的洗礼。让我们一起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为他们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