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娜风”与加州大火:极端气象下的“完美风暴”
“圣安娜风”与加州大火:极端气象下的“完美风暴”
2025年1月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洛杉矶地区突发山火,这场被称为洛杉矶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火灾,截至1月11日已造成至少11人死亡,上万座建筑被烧毁,经济损失预估高达1500亿美元。这场灾难背后,极端气象条件尤其是“圣安娜风”扮演了关键角色。
“圣安娜风”:加州的“魔鬼之风”
“圣安娜风”是加州秋冬季节特有的气象现象,源自内陆荒漠地带,吹向太平洋沿岸。这种风具有以下特点:
- 干燥:起源于内陆荒漠,水分含量极低
- 强劲:风速可超过160公里/小时
- 下坡风:从海拔较高处向下吹拂
- 焚风效应:经过山脉时被压缩加热,变得干燥且温度升高
“圣安娜风”的形成与加州地形密切相关。加州处于落基山、海岸山西侧,冷空气向此推进时沿坡向下沉。加州南部山谷呈东北—西南走向,与这股被加温变干的冷空气走向一致,又使其风速不断加快,势力越来越强,直冲沿海地区而去,这便形成了圣安娜风。圣安娜风其实就是焚风。
气候变化加剧火灾风险
近年来,加州的气候变化趋势令人担忧。2024年成为地球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加州南部平均气温上升多达2摄氏度。这种温度上升导致高温天气愈加频繁,更容易引发野火。
更糟糕的是,极端天气导致2024年加州南部山区植被异常茂盛。英国生态与水文学中心野火专家玛丽亚·露西娅·费雷拉·巴尔博萨说,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带来大量降水,加州南部地区植被去年上半年过度生长,到了下半年又遭遇大范围干旱,大量干燥植被推升了火灾风险。
极端气象下的“完美风暴”
这场大火的发生,是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结果:
干燥植被:2024年夏季的高温和干旱,加上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异常降水,导致植被生长后迅速干燥,成为易燃物。
强风助推:除了“圣安娜风”,还有一股反常强风从科罗拉多河谷吹来,穿过山脉后形成“山地波”现象,进一步加剧火势。
地形影响:加州复杂的地形(如山谷和陡坡)加速了火势蔓延,并增加了灭火难度。
未来何去何从?
面对日益严峻的火灾威胁,加州需要在多个层面采取行动:
改进郊区发展规划:重新考虑沿海郊区的住宅开发,减少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完善林木管理政策:扩大计划性烧除规模,但需要克服法规不一和政治极化带来的障碍。
加强应急响应能力:提升消防基础设施,确保供水供电等关键服务在紧急情况下的可靠性。
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根本性挑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减缓气候变化速度,同时加强本地适应性措施。
加州大火再次敲响警钟:极端气象条件下的火灾风险正在不断增加。这不仅是一场自然灾难,更是对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严峻考验。未来,如何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确保人类安全,将是加州乃至全球都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