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愤怒管理技巧,做情绪的主人
掌握愤怒管理技巧,做情绪的主人
近日,一起“2年被家暴16次”的案件引发社会关注。受害者谢某的前夫贺某阳在公众眼中是一个热心肠的好人,但在家庭中却屡次实施暴力。这个案例让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一些人会在特定情境下爆发极端愤怒?我们又该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愤怒情绪?
愤怒管理的科学真相
传统观念认为,发泄愤怒是有效的管理方式。然而,最新的科学研究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临床心理学评论》杂志上的研究,分析了涉及10189名参与者的150多项研究后发现,发泄愤怒可能会让人感觉良好,但这并不能有效地减少愤怒。甚至有可能让情况变得更糟。
研究指出,愤怒的爆发与高度的生理唤醒和不愉快的认知标签高度相关。真正能减少愤怒的方法是降低生理唤醒度,而不是通过运动或发泄来增强它。
从认识到管理:五步法实践指南
1. 觉察情绪
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是觉察自己的情绪。当我们感到不舒服或情绪波动时,首先要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给此刻的情绪命名,比如高兴、愉快、伤心、愤怒等。这一步是情绪管理的起点,它让我们从混沌中抽离出来,开始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
2. 接纳情绪
接纳情绪是情绪管理的关键一步。很多时候,我们会试图抵制或逃避负面情绪,但这样做只会让情绪积压,无法释放。接纳情绪意味着承认情绪的存在,正视情绪的合理性,不对自己的情绪感到内疚或自责。当情绪来临时,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我知道自己现在很愤怒(或悲伤、焦虑等),我不喜欢这种情绪,但我接受自己拥有这样的情绪。”
3. 认知情绪
认知情绪是理解情绪背后的原因和需求。在接纳情绪的基础上,我们要静下心来思考:“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情绪的产生往往与我们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有关。比如,愤怒可能是因为事情没有满足我们的预期感;焦虑则可能源于我们的不确定感和不稳定性。通过认知情绪,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找到情绪波动的根源。
4. 调节情绪
调节情绪是情绪管理的核心步骤。在认知情绪的基础上,我们要思考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比如深呼吸、冥想、运动等放松技巧,或者通过转移注意力、设定目标、合理安排时间等方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调节情绪的目的是让情绪回到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以便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5. 积极行动
积极行动是将情绪管理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在调节好情绪后,我们要采取积极的行动来调整自己的状态。这可以包括与朋友交流、参加社交活动、进行户外运动等,以释放情绪、舒展心情。同时,我们也可以设定一些具体的目标,通过实现这些目标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稳定情绪。
实用技巧:从生理到心理的全面调节
深呼吸:通过深呼吸,我们可以减缓心跳速率和降低血压,从而减少生理唤醒的程度。深呼吸有助于吸入更多的氧气,同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使身体从紧张状态逐渐过渡到平静状态。
闭上眼:闭上眼睛,是切断信息输入最简单、快速和有效的方式。愤怒的产生,是因为感受到了挑衅、威胁和危险,这些刺激因素通过我们的感官进入大脑,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当我们闭上眼睛时,我们关闭了视觉这一主要的信息输入通道,从而减少了外界刺激对大脑的影响。这有助于我们暂时摆脱那些可能引发愤怒的刺激因素,为我们的情绪调节提供了一个缓冲的时间。
数数字:其实,简单地从1数到10,就能有效降低生理唤醒,从而缓解愤怒。这是因为,计数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注意力转移的技巧,当我们开始计数时,我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数字上,而不是愤怒的情绪或引发愤怒的原因上。这种注意力的转移有助于降低生理唤醒水平,因为我们的身体不再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正念冥想: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邀请的陈卓生老师介绍了“STOP”正念方法,这是一种使身体和心灵恢复平衡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具体来说:S(Stop)=停止,T(Take a breath)=呼吸,O (Observe)=觉察,P (Proceed)=继续。
职场启示:预防愤怒积累
及时表达不满:在工作中,当遇到令人不快的事情时,应及时表达不满,避免负面情绪积累。表达方式可以因人因事而异,但关键是要及时。
设定个人边界:情商高的人通常有很好的边界感。设定清晰的个人边界可以减少焦虑和抑郁,并提高自尊心。拥有明确边界的人更能抵御外界的压力,因为他们知道何时说“不”,并且不会让其他人过多地侵占自己的私人空间或时间。
找到合适的情绪出口:负面情绪需要合适的出口,如写作、运动、旅行、心理咨询等。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及时释放情绪。
反思与成长:勤于反思,但避免过度自我归因。要理智地、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接纳无常,从内部和外部、过去和未来等多个维度分析情况。
愤怒管理不仅关乎个人的心理健康,也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练习,我们可以学会更好地管理愤怒,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绪所控制。记住,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压抑或发泄,而在于理解和调节。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更智慧的方式面对愤怒,拥抱更加和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