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苏轼徐州抗洪:41岁知州力保古城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41:0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苏轼徐州抗洪:41岁知州力保古城

公元1077年,苏轼以41岁之龄出任徐州知州。彼时的徐州,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四面环山,地势低洼,自古便是水患频发之地。苏轼到任仅三个月,便面临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洪灾考验。

这年七月,黄河中下游地区连降暴雨,河水暴涨。七月中下旬,黄河在澶州(今河南濮阳附近)曹村决口,滚滚洪水直奔下游而来。徐州与澶州相距数百里,但苏轼凭借丰富的治水经验,敏锐地意识到徐州也将面临严峻考验。他当机立断,组织徐州军民提前做好防洪准备,积蓄土石、干草,加固城墙。

八月二十一日,南清河洪水汹涌而至,直逼徐州城下。面对滔滔洪水,苏轼没有丝毫退缩。他登上城墙,向全城百姓庄严宣告:“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这掷地有声的话语,不仅彰显了一位父母官的责任与担当,更极大地稳定了民心。

在苏轼的指挥下,徐州军民迅速行动起来。他们争分夺秒修筑防水堤坝,将数百艘公私船只系揽在城下,以减轻洪水对城墙的冲击。苏轼更是以身作则,日夜巡视城防,数次过家门而不入,彰显了与徐州城共存亡的决心。

经过军民的共同努力,全长九百八十四丈、高一丈、宽二丈的防水堤奇迹般地在九月二十一日完工。当天,洪水从东南面城墙涌入,正好遇到新修的防水堤,再次被拒之墙外。经过长达70余日的艰苦奋战,徐州城终于化险为夷。

为了纪念这次抗洪胜利,苏轼决定修建一座黄楼。黄楼于1078年重阳节落成,苏轼特地邀请秦观、苏辙等文人雅集,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黄楼诗会”,成为文坛佳话。黄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凝结了苏轼的治水智慧和为民情怀,成为徐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苏轼在徐州的抗洪事迹,展现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为民情怀。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苏轼的抗洪故事依然激励着我们,提醒我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用智慧和勇气战胜困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