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一汽“车外环境视觉采集”专利获批,智能驾驶迎来新突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02: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一汽“车外环境视觉采集”专利获批,智能驾驶迎来新突破

近日,中国一汽申请了一项名为“车外环境视觉采集”的新专利,该技术通过在车身内外布置摄像头,构建立体视界面,能够精准捕捉车外环境变化,并实时将信息传递给驾驶员,有效减少了因视线盲区导致的事故。这项技术的出现,不仅展现了中国一汽在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也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在智能化、安全化方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车载摄像头作为车辆感知物理世界的“眼睛”,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单车摄像头平均搭载数量为3.0颗;2023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已增长至3.3颗,同比增加0.5颗。CINNO Research预测,2023年国内乘用车市场摄像头搭载量将进一步提升至7200万颗,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1亿颗,2023~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

车载摄像头的技术发展也在不断突破。高分辨率、去ISP化、高动态范围以及高感光灵敏度等成为技术发展的主线。这些技术进步不仅提升了摄像头的感知能力,也为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轮技术革新浪潮中,中国一汽的“车外环境视觉采集”专利技术无疑走在了前列。该技术通过多摄像头协同工作,构建了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视觉监测系统。无论是前方的行人、两侧的车辆,还是后方的障碍物,都能被及时捕捉并分析,为驾驶员提供全面的环境信息。对于老年驾驶者来说,这项技术尤其友好,它弥补了他们可能存在的视觉盲区,大大提升了驾驶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技术并非孤立存在。在智能驾驶领域,多模态大模型正在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以商汤绝影为例,其基于“日日新5.5”原生多模态大模型,实现了端到端的智能驾驶革新。该模型能够将语音、文字、图像、手势、视频等各种模态进行高效且深度地融合,提供更加丰富且自然的人机交互体验。在实际应用中,商汤绝影的车载端侧8B多模态模型性能行业领先,首包延迟低至300毫秒以内,推理速度达到40Tokens/秒,为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技术进步的同时,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挑战,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GB/T 41871-2022《信息安全技术 汽车数据处理安全要求》。该标准从通用安全、车外数据安全、座舱数据安全和管理安全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汽车数据处理提供了全面的安全规范。例如,在车外数据安全方面,标准明确规定了匿名化处理的具体操作方式,包括完整删除和局部轮廓处理等手段,有效保护了个人信息安全。

中国一汽的“车外环境视觉采集”专利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不仅体现了技术创新,更彰显了对数据安全的重视。通过合理的数据处理机制,该技术在提升驾驶安全性的同时,也严格遵守了相关安全标准,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汽车将变得更加安全、智能。中国一汽的这项专利技术,无疑为这一美好愿景的实现注入了新的动力。它不仅是一项技术创新,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在智能化、安全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